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我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仍然存在低碳环保行动加速自然环境恢复

我国生态环境部刚刚启动了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重点是对我国的近岸海域和海湾进行调查。我们会全面检查这些地区的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主要污染物。这项工作很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了解特定时期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第三次调查将专注于283个重点海湾,并且会更加精细地研究那些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区域。

目前,我国管辖范围内的大部分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全国近岸海域中有81.9%的水质达到了优良水平。但遗憾的是,仍然有一些地方存在污染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等区域。具体来说,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是这次调查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我们已经两次进行了全国性的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第一次是在1976至1982年间,第二次是在1996至2000年间。此次我们将结合前两次经验,不仅要考虑传统污染物,还要注意新出现的污染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对受人为活动影响最直接的地方——即283个重点海湾——的调研。

我们的目标是,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提供更好的条件来改善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情况,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 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中央电视台记者 蒋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