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天局最新的卫星数据揭示,自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新增绿地面积中,中国贡献了约四分之一,并占据全球首位。中国连续举办的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活动,使得“中国绿”在世界地图上不断扩展。在众多环境改善措施中,林业碳汇项目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为推动中国植树造林数量增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惠及山区农民以及购买碳汇的企业。从曾经依靠伐木获利的人们,如今变成了森林爱护者和管理者的“卖碳翁”。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燕窝塘山区,这片郁郁葱葱的云杉、冷杉等植物群落,是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的一个典型案例。这片森林不仅通过保持水土流失、滋养水源、调节周边微气候等方式发挥其自然生态价值;而且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统计显示,在参与该项目的人员中,就业劳务收入已达到了2600万元人民币,而通过培育苗木获得收益超过1300余万元,每个村民平均增收约2160元。
在林业碳交易市场上,“卖家”主要是项目开发商或专业化的碳资产公司。“买家”则包括企业进行自愿减排,以及各种组织和个人。此外,“卖出”的这些‘卖碳翁’可通过两种途径从这类项目中受益:一是独立开发并经营自己的 碳汇项目;二是在合作开发中的参与营造营护,以此获取劳务性收入并根据协议分享相关收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