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资讯昔日水草难长今朝候鸟翔集冀北老矿区湿地生态修复见闻环境守护者倾听自然的呼唤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2日电(记者冯维健)初冬的冀北,空气清新。在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柳河带状公园,上百只白骨顶鸡在河面上觅食。今年63岁的摄影爱好者何庆新手持相机,全神贯注,不时按动快门拍下候鸟飞过的瞬间,发在自己的“朋友圈”。

“这些鸟有时沉入水中低头捕鱼,有时在水面昂首嬉戏,别有一番趣味。”何庆新说,“我家就在河边不远处,只要看到有鸟飞来,我就会去拍摄。三年来,我拍过的候鸟有几十种。”

何庆新在鹰手营子矿区工作了几十年,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今年的柳河格外热闹,很多种水鸟来这里栖息,数量也比往年多。”然而,在他的印象中,曾经的鹰手营子矿区冬天是另外一番景象:“到处光秃秃、灰蒙蒙的,整个矿区可拍的景色很少。”

曾经这里由于矿山开采等导致环境破坏,河底矿渣淤积,柳河水系一度浑浊不堪。“别说水鸟了,就连水草都少。”鹰手营子矿区水务局局长强磊坦言。

后来,为着长远发展,当地政府下决心治秃山、治浑河、治塌陷,以绿色发展之路为目标,并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对大气和矿山环境的大规模整改。

为了保护这片生态空间,他们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每一滴清澈泉水;改善这片土地上遭受污染后的生态系统;注重此地区内所有生命体所需的一切安全保障;并且加强管理力度,使得此区域成为一个充满文化与历史意义的地方。

通过这样的努力,这个地方开始了黑臭之流彻底净化计划,并成功将这个曾经污染严重的地段转变成一个宜人的休闲胜地。

据统计,这里投入了1.1亿元,将工程分为几个部分:清除所有垃圾和漂浮物,从而确保其纯净无瑕。而他们还聘请了一支专业团队专门负责打捞漂浮物及时处理以保持干净状态。

现在,该地区完成了覆盖6.25公里长度主城区和3万平方米面积生态修复项目,最终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这条流域已经达到了100%完美标准,并且实现蓄存34万立方米流量,使其成为众多候鸟避难所,也吸引游客前来探索自然奇观。这座由废弃变成繁荣的小镇正逐渐成为当地人骄傲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