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土壤监测揭秘全新工地环境监测设备的神秘面纱

在深圳市福田区的一处码头,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正进行土壤采样。他们使用的是最新一代的土壤采样手持终端,这款设备不仅能实时记录地形、土壤类型和点位信息,还能将这些数据直接传送到广东省土壤环境监测业务化管理系统中。这是广东省多项创新成果之一。

经过5年的努力,广东省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监测与重金属溯源重点实验室建成了生态环境土壤样品库和华南区域土壶重金属同位素实验室等设施,从采集及制备、污染源解析到预警平台建设,实现了对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打赢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科技支持。

智能流转系统提高“体检”效率

为了全面摸清每一个角落的地质状况,省级网络已布设7826个点位,每年收集有效数据近80万个、野外现场信息45万个和照片8.5万张。这些数据汇总来自于全面“体检”的第一步——即通过智能流转系统高效完成样品制备过程。

华南区域土壶重金属同位素实验室成功运用智能传输与控制系统,将传统繁琐的手动操作简化为自动化操作,便捷且高效。这种全过程闭环管理模式极大提高了样品流转效率,让每一次“体检”都更加精准、高效。

同位素实验室实现诊断精准化

针对那些患病的地块,省级机构不仅满足于掌握污染分布情况,还致力于探明典型区域污染物来源及其贡献率,为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他们开发了一系列检测方法,以便更好地分析不同污染物来源并判断其影响程度。

基于铅Pb元素的质量数特征,可以很好地追踪不同污染物来源。在发生污染时,只需在相同条件下测试受害地区和可能造成此次事件的铅Pb204、206、207、208组成,就可以分析出这两者的关系,为执法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这种先进技术还被用于韶关市铁龙镇粵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周边血铅异常问题解决中,被称为“董塘模式”。

预警平台超标报警与风险评估

为了更好地应对潜在风险,省级机构建立了一个覆盖超过9500家企业以及6000多个点位的预警平台,该平台可实时显示关键信息,如超标排放情况或潜在风险,并根据AI模型进行趋势预测,以提出相应策略。不过,该平台目前仍在不断完善中,以达到像天气预报一样准确无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