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噪音扰民污水处理证考核难题困扰执法人员

夏日之声:消夏噪音扰民的困境与挑战

随着夏季的到来,北京市民纷纷踏入公园、街头巷尾,参与各种消夏活动。跳绳声、搓麻声、卡拉OK声、大排档叫卖声和邻里间的呼朋引伴声此起彼伏,丰富了夜晚生活,却也带来了不少扰民问题。记者深入探访这些噪音源头,发现治理这一问题并非易事。

现象:五彩缤纷的噪音世界

公园里的音乐会让人沉醉,但也常常成为居民梦中人的打扰。在望京东湖湾小区,一位上班族赵女士每次想好好休息,都被对面北小河公园传来的歌曲声音吵醒。她说:“这种健身噪音对上班族来说简直就是睡眠杀手。”

记者拿出分贝仪在北小河公园测量,不远处即可听到“72”分贝的声音,而站在舞蹈队员后面时,这个数字急剧升至“85.6”,超过了繁华路段汽车发出的声音。

除了大型活动外,即便是居民们举行的小型聚会,也能产生较高的噪音水平。石景山苹果园二区的一些楼前空地或树荫下,每天下午都会支起多桌麻将桌,有时候还会持续到凌晨2点。这使得周围居民难以获得安静环境。

解决之道:法规与执法之间的尴尬

《北京市公园条例》明确规定游人应当文明游览,不得影响他人,但没有具体规定禁止使用喧闹或播放音乐设备。因此,当地政府虽然有相关法规,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如只能劝导市民关小音量,没有监测工具无法依法取证,更无力进行有效执法。

《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对于违反此规定的人,可以罚款200元以上500元以下。但据了解自该办法实施以来,还未有一例被罚,因此对于公共场所中的喧闹行为管理显得尤为棘手。

挑战:从法律到实践的差距

物业方面表示,只能尽力调解和劝说,而不能强制性地执行法律,因为这需要环保部门出具噪音鉴定书,然后执法机构才能处罚。而对于生活中的麻将摊或者家中聚会造成的问题,则更是难以解决,因为这些都是私人行为,不属于正式商业活动,所以很难依照法律进行处理。

危害:80分贝以上可能导致耳聋

长期居住在80分贝以上的声音环境中,有50%的人可能遭受听力损失。此外,在75分贝以上的声音环境下,小孩的心脑功能发育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使其智力发展低20%左右。这突显了生活噪音对健康及儿童发展潜力的潜在威胁。

律师观点:相邻权益保护需加强

律师刘铭指出,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产生的噪音污染,其侵犯相邻权益的问题同样存在,但由于缺乏有效监测和取证手段,以及执法机制不够完善,这种类型的问题非常棘手。他建议通过普及知识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以保护居民合理享有安静环境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