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燃煤电厂到非电行业,大气治理正朝着这条路径逐步推进。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努力,在煤电减排潜力有限的发展背景下,非电行业成为进一步减少污染的主要领域。随着绝大多数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市场接近饱和的大背景下,非电行业烟气治理正在成为新一轮蓝天保卫战的增量市场。当前,火电行业污染物进一步削减面临边际空间递减、边际成本攀升的制约,大气污染治理主战场已转移至非电行业。非電領域涵蓋各種工業過程中的煙氣治理,涉及水泥、玻璃、石化、冶金等。“特別是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還未得到有效控制,主要來源是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曾指出。此外,分布在40多萬台數量廣泛的燃煤鍋爐,以及城中村、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大量使用燃燒方式取暖,這些都成為了大氣質量改善的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實現大氣十條以及“十三五”規劃中的治理目標,加快推進非電行業的大氣污染治理將是一條相對更經濟、高效的道路。在2017年,全年焦化鋼鐵化工等非電行業用煤占比達50%,成為用煤最多的領域,這意味著要達到空氣質量標準要求,不僅需要減少50%以上的排放,而且還需要通過提高工業企業排放許可證制度和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來支持這一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提高工業企業排放標準並實施限期達標措施,而公開資料顯示,有超過20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征求意見稿)的函件提出全面增加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要求。“十三五”生態環保規劃將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作為25項國家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之一。而環保部將緊緊抓住非電行業大氣污染治理這個主要矛盾,加快推進工業炉窯燃煤鍋爐與散煤等污染源治理。
然而,由於技術成熟度差距較大,以及成本敏感度高,使得現有的煙霧處理技術在應用上仍存在一定難題。一方面,由於不同行業間產生的異常複雜性;另一方面,因為煙霧成分變幻莫測,因此鋼鐵類別所需超低廢熱能消耗技術更高,但目前尚未被廣泛應用。此外,在經濟效益上,也更加看重采取創新的第三方服務模式,以降低投入成本並促進環保企業與傳統產業之間良性的合作關係。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並且專注於低溫脫硝技術,這也成為了當前焦點。不論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進,或是在從零開始創建新技術,都成了現今社會對於如何提升烟气净化效果而追求的一種必然趨勢。在不斷更新法律法规并出台配套政策後,如钢铁工业、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大型玻璃生产企业等重点行业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同时也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这预计将带动整个工业烟气净化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并对监控设备供应商造成积极影响,为环保技术研发带来了新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