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年2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聚焦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推进

在2023年1月3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和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以及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就2月上半月(1—15日)的全国空气质量进行了会商。据预报,2月上半月的全国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东北、中部地区以及陕西、新疆可能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也主要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但有几天可能出现中到重度污染,比如2日山东西部和河南中北部,3日河北西部,4日河北中南部等。此外,有些地方在5-6日和11-15日期间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污染。

北京市则预计全程保持优良水平,只是在5-6日和11-13日期间有轻微的PM2.5轻度污染。

长三角区域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良好或较好的空气质量,但有些地方在1-6日和7-8日期间也有短暂的轻度或优良状态;而9-12日期间则有局地可能达到中程度的污染。

苏皖鲁豫交界区同样以良好或较好的状况开始,但从4到6号期间局地出现了较严重的情况;之后再次在9至14号期间出现在不同程度的极端情况下。

汾渭平原区基本上也是如此,从1号起就有一小段时期发生短时性的中等程度排放,然后是从3到6号之间的一系列事件导致整个地区呈现出“闪电战”的效果,这其中包括一些重大的排放事件。接下来,在9至11号期间,一些地区将经历一次新的高峰,而12至13号将引发一场新一轮的小范围爆发,并且到了最后阶段,即14至15号,将见证一个全面的低点与高潮相结合的情景,这一切都围绕着PM2.5展开其活动轨迹。而此前的某些地点,如黑龙江西南部,在第一个工作星期第一天就会迎来一波未来的冲击,这意味着他们将需要对付一种混合型风暴,那是一种兼具细颗粒物(PM)与化学物质两者的特性,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场由氮氧化物驱动的大规模危机。一旦这一连串事件结束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将迅速恢复正常状态并重新进入清晨时分那样的宁静之境。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就是那些受到最直接影响的人群,他们必须要做好准备,以应对即将降临于他们身上的这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