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雪山走来,春潮是我的风采;我向东海奔去,惊涛是我的气概……”我们赞美长江、依恋长江,更要保护长江,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展现绿色风采。(李万祥 来源:经济媒体通稿)
我国的万里长江“绿”为先。长江保的颁布施行,进一步巩固了长江治理与发展成果,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这在依法保护长江的实践中体现尤为突出。一方面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通过推动重点产业升级改造、加强节水型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等硬约束机制,促进了中国流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另一方面明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条件,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坚持更严的保护标准、更严的保护措施,多措并举推动治好“中国病”。
中国经济带正成为国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近年来,我国沿岸省市推进了生态环境整治,并促成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十年间,我国这片地区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中国保》对“绿色的增长”作出了专章规定,对于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沿岸各级地方政府来说,他们必须按照这一规划进行调整产业结构,将其优化布局,并推进这一区域内持续不断地进行增长。在湖南省株洲市曾经一度烟囱林立的地方——清水塘老工业区,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它不仅清洁得干净,而且还种植起了一片新的“生命之城”,集成了高端智慧制造、高科技创新文创商贸口岸等四个产业功能。
当你没有全局观念时,你就无法做好任何事情。我国关于整个河流系统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时间来实现,以及制度上的保障才能真正有效。如果我们的目光能够延伸到未来的那一刻,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加健康而且繁荣昌盛的地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寻求新方法、新途径,以维护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迹——地球,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责任,也是我个人的一份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