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宝库重现乌齐县野生动物群体回归繁荣超过8000头再次欢歌在野外

在乌齐县境内,澜沧江上游的长毛岭河流域,一种奇特的生物——似马鹿的“夏瓦”物种悠然生存。这种珍稀动物于150年前首次被科学家发现,并因濒危而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它们也被称为藏马鹿或锡金红鹿,是一种曾经濒临灭绝但现在已经得到有效保护,现有8000余头,在类乌齐县境内繁衍。

走进这片被誉为自然宝库的地方,你会发现川西云杉林、白桦林、雪层杜鹃灌丛、窄叶鲜卑花灌丛和沙棘灌丛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为众多珍稀物种提供了理想栖息地。类乌齐县林业局局长陈来曲珍介绍,这里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保护区,也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位。

这里还有一个传奇人物——向秋拉姆,她从16岁开始守护这些神秘生物,如今45年的岁月见证了这个地区从几百只到千余只马鹿数量的大幅增加。在2014年,小马鹿群中就增加了五六十只新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活在这个世上的意义,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向秋拉姆这样说。

春季至秋季,马鹿们与山林共舞,只有冬天草木凋零时,它们才会回到这个充满爱心的人工天堂。这时候,向秋拉姆早已准备好了它们过冬所需的食料。而她和她的家人不仅是居民,还担任着保护区管理员职责。她们日夜巡视,不断监控是否有人伤害这些无辜者,或盗猎者试图侵犯这片神圣土地。

本报记者韩俊杰以深情之笔记录下了这一切,而这些故事最终刊登于《人民日报》,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生态环境对我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努力维护自然,让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出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