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60年代,膜过滤技术的兴起使得0.45微米级别的膜被认为是“除菌级”的过滤器。这种薄膜过滤技术曾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和液体药品的生产过程中,以消除细菌、酵母、霉菌以及非生物颗粒物。为了检验过滤效果,一种名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微生物被用作标准检测工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发现这类细菌在0.45微米孔径下可以通过,这促使了对过滤材料要求更高致密性的需求。因此,从此以后,市场上普遍使用0.2或0.22微米孔径的更高效率过滤材料。此外,一些最新研究还显示了一种能够穿透0.1微米筛网的细菌(Leptospira licerasiae),这一发现可能会进一步提升除菌标准或者引入额外安全措施以控制这些小型细菌。
那么,为何将其定义为0.22μm呢?这个值并不是简单基于物理特性,而是一个功能性定义,它基于ASTM F838-15标准,即需要一个挑战水平大于等于1×10^7cfu/cm²有效面积的大型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来测试和验证过滤器是否能稳定地产生无菌流出液。
采用分离法去除液体中的生物污染物不仅有助于保持产品无害,还能够维持产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这项技术从巴斯德时代就开始探索,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到商业化应用。随着时间的发展,这项技术经历了从瓷质滤柱到石棉-纖維夾層再到现代薄膜過濾技術三个主要阶段,其目标始终是提高清洁度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