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人类与生态文明论文摘要中我们不禁要问荒漠化和沙化土的环保动态地面积为何持续双减少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我们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了解到,自党的成立以来,全区每年都完成了约1200万亩的防沙治沙工作,这一成果占据了全国治理面积的40%以上。连续多年的努力使得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双减少”,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从“人退沙进”向“绿进沙退”的发展模式迈进。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全力以赴地巩固这些治理成果,并计划完成更多的防沙治沙任务,即2650万亩,让这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惠及民众。(霍晓庆)

作为我国最为集中且危害严重的地带之一,内蒙古境内拥有四大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以及四大沙地——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其生态基础脆弱。通过有效管理与保护措施,内蒙古不仅培育出了六大类型的沙产业,如植树种植与开发利用以及特种药用植物种植加工等,还走出了一条增绿增收增效的发展路径。

多年来,内蒙古在科学指导下推动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新京津风源地区治理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工程,以此带动大规模的环境改善。此外,还采取严格措施进行保护,如划定国家级封禁保护区18个总计18.35万公顷,以及推行舍饲圈养政策,加强草原奖补机制并开展退牧还草项目,以确保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目前,全区共建成了国家级封禁保护区18个,将近18000平方公里被披上了绿意盎然的人工森林。这一长期而艰苦的抗争中,不仅形成了一些成功案例,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成为推动环境改善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之一。

鄂尔多斯市通过创新性思维创造出一个名为库布其模式的地方性解决方案,其中1.86万平方公里的大片戈壁滩已经被重新绿化,为全球抗击荒漠提供了一份中国经验。而巴彦淖尔市则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乌兰布和地区改革,使得这片曾经贫瘠区域变得繁荣昌盛,有机畜牧业和生物旅游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是一种双赢战略。

还有像宝日勒岱与殷玉珍这样的团队,他们在60年间持续奋斗,在毛乌素区域取得70%左右的地形修复效果,而苏和放弃退休生活坚守戈壁10余年,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曾经被视作死寂之地焕发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