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我们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了解到,自党的成立以来,全区每年都完成了1200万亩的防沙治沙任务,这一数字占据了全国治理面积的40%以上。由于我们的坚定努力,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多年实现“双减少”,转变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态势。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将全力以赴地巩固这些成果,并计划完成2650万亩的防沙治砂工作,让居民能够享受一个更加宜居的地球环境。(霍晓庆)
内蒙古作为我国最为脆弱且严重影响着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地方,其境内拥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等四大沙漠,以及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等四大沙地。为了有效地管理并保护这些资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培育发展六大类型的沙产业:如种植与开发利用特殊植物、新药物种植加工经营以及林业与纸张产业化。
在过去多年的努力中,内蒙古通过实施重要工程项目,如构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大规模京津风源治理项目,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项目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此推动整体的大型土地修复行动。此外,还依法设立18个国家级封禁保护区,对所有破坏植被行为进行严格限制,使得这片曾经被视作无人能至之地逐渐变成了充满生命力的绿洲。
在长时间的抗争中,不仅形成了一些成功模式,而且也涌现出了一批有名气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对抗荒漠化。鄂尔多斯地区提出了一个独特模式,即结合政府政策指导企业进行产业化运作,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市场经济,并不断创新技术。这一方法使得1.86万平方公里广阔地域中的三分之一重新焕发绿意,为全球打击荒漠提供了中国式解决方案。而巴彦淖尔市则通过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乌兰布和地区的问题解决,在这里,一些商业机会诞生,比如肉苁蓉生产和生态旅游业,也因此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群体取得了显著成就,比如那些致力于毛乌素地区改造工作的人们,他们在60年的时间里不懈努力,最终使该区域治理率达到70%,生态状况回到了百年前的最佳水平。而苏和放弃正常生活,将自己投入到戈壁滩上10年的劳动中,他单枪匹马,用智慧改变了那片原本看似死寂的地带,把梭梭树种植数量超过9万株,加上补植补造面积4800亩,在额济纳旗建立起了一道阻挡风尘侵袭的绿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