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草原野生动物天堂非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的理由也

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努力下,藏羚羊的数量从5万只激增至15万只以上,野牦牛由7000头增加到1万多头,而藏野驴则从3万多头增长至9万多头。雪豹、盘羊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也显示出显著的恢复势力。这一切都为我国第一个大型野生动物类型国家公园——“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该公园依托于该保护区,是目前面积最广、海拔最高且物种最丰富的国家公园。

位于那曲和阿里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青藏高原的心脏地带得以保持其安宁状态,这与大量农牧民身份的人们共同维护息息相关。58岁的卡加旦玛是这片土地上的管护者之一,他已经投入了十几年的时间来保护这些珍贵生命。他说:“野生动物就像是我的伙伴,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它们的亲切感。”

由于地广人稀,加上缺乏汽车,完成一次完整巡逻需要花费数天时间。每次巡逻前,卡加旦玛夫人玉珍都会准备好所需物品。她表示:“有时候看到那些无辜被杀害的藏羚羊,我们心里会感到不舒服,但我们知道应该有人来保护它们,所以我们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

翻阅卡加旦玛记录书,你能找到详细关于遇见藏羚羊的地方、时间和数量,以及他与这些神奇生物之间距离和方向等信息,这些都是了解当地动植物资源及其变化情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每次巡逻中,他总是在之前发现过藏羚羊的地方停留一段时间,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并在记录本上详细记载。如果途中发现受伤的小朋友,他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

自从成为管护员后,每月他的工资增加到了1800元。戴着妻子亲手织制的手套,在风暴中仅露两双眼睛的大风之中,他如同孩子般兴奋。“现在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有保障,有了车之后,不仅巡逻次数更多,也更加高效。”他说。

最近一次巡逻途中,一路上共遇见4批12只蔵麂,让他兴奋不已。“以前,如果出现人类,他们就会躲得很远,现在他们竟然能够近距离看清我们的身影。”他感慨道。

为了维护这一生态平衡以及所有生命,为此目的而设立3.02亿元经费用于建设管理站基本设施。此外,每个管理点配备交通工具,以便更有效地打击偷猎行为,同时提高待遇至每人每月1800元,并拨款15万元作为年度运行费用。

未来两三年内,将全面建立网络化管控体系,使之成为专业人员与群众相结合的一个模式。在那曲和阿里地区不断强化环境执法检查,并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以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破坏,从而保住这片秀美景色的碧水蓝天绿草场景。

据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雷桂龙介绍,将利用2—3年时间全面建立四级管理体系:管理局—分局—站—点,将形成全面的网络化监测系统。此外,还将继续实施措施以确保这些宝贵生命得到充分保护,使得关注者们可以享受到未来的美好时光。一份来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6日)的报道证实了这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