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旅游推动产业融合从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看中国旅游业发展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4日电 题:跨境旅游推动产业融合——从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看中国旅游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 徐壮 何树臣

村民和艺术家共同举办的艺术沙龙在乡村开张,森林音乐节在森林举办,“千车千人”驶过大兴安岭……9月2日至3、以“文旅融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举行。 创意十足的活动、精彩纷呈的论坛,展现了旅游业的火热实践和蓬勃发展。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今年6月至8月,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 旅游市场持续加速复苏,多数目的地接待游客量创历史新高。

本次旅游大会与会者普遍认为,开启“旅游+”想象,通过深度跨界融合激活产业,将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世界一流旅游产品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启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世界级文化遗产。 国家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宋启辉说。

文化与旅游融合释放的动能令人惊讶。 从淄博烧烤到贵州“乡村超市”,从演唱会经济到游学热潮,今年以来,旅游热点明显集中在文旅融合下的新产品、新业态。

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李伟表示,除了挖掘现有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源外,在互联网时代,还可以依靠创意创造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

“这些新产品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们更符合当代用户的心理。”李伟说。

围绕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各界人士为旅游产业下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全面引入绿色旅游理念,培育绿色旅游产品,将绿色生活融入游客自觉选择,是绿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以阿尔山市为例,建议当地推广新能源技术、节能建筑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区块链等技术在旅游运营和运营中的应用。消费以科技支撑阿尔山市绿色旅游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前沿研究所副所长范恩石提出,文化旅游产品要突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展现边疆地区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

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旅游度假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度假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景区协同发展、住宿场景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等模式。 旅游“跨界”、“出圈”推动产业融合,旅游业态不断拓展。 “农业+文旅”三花里度假村、“产业+文旅”青岛啤酒花园、“体育+文旅”绍兴柯桥酷玩小镇等产业融合实践,打破了产业壁垒,提升了区域发展价值。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文旅融合的“民宿+”引领行业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民宿800多家,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以上,创收30亿元以上。 民宿业已成为当地最实质性的农村共荣产业。

“旅游+”农村是此次会议的焦点话题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306个乡村旅游监测点平均接待游客3.88万人次,平均乡村旅游收入1369万元。

江苏省苏州市蜀山村乡村旅游常驻辅导员彭锐认为,乡村旅游需要设计下乡、文创赋能、艺术介入,打造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农旅”产品,丰富乡村旅游内涵。不同的游客。 经验。

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项目总监何辉表示,乡村旅游必须搭上数字快车,进一步提升数字能力,推进数字营销,探索“乡村旅游+数字经济”新路径。

“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文化、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选择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富的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育‘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魏志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