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在巩固拓展“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打好保卫净土攻坚战,继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行业2021年的主要任务任务。
本文对2021年土壤修复领域出台的重要政策、标准和规范进行了梳理统计,分析了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2021年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2022年乃至更长时间,以期为监管部门和从业人员开展管理和业务实践提供参考。
一、2021年行业回顾
主要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技术指导文件, 2021年土壤修复行业,主要涉及行业标准管理、资金支持和技术提升。
(一)行业标准管理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林草局印发《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出台《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规范建设用地。 为确定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提供依据。
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从业人员及个人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启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建设用地整治从业人员和个人“执业信用记录制度”。 《办法》规范和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及修复从业人员和个人执业信用记录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和个人的廉洁自律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意见》对于实现减少污染和减少碳排放的协同效应,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精准科学法制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为污染防治总体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地下水管理条例》,对调查规划、养护保护、控制超采、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对于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深远意义管理。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名录公开及修复建设相关信息公开指南》,用于规范和指导土壤污染名录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理、管控和修复、土壤污染修复建设期相关信息公开工作和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规范。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 《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方案》设定了两个阶段的目标。 到202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污染农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和提高; 到203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定稳定。 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二)资金支持
2021年6月,财政部印发《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资环[2021]42号),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2021年9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转移支付资金储备制度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功能。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中央生态环境基金项目储备进入指引(2021年)》,规定了中央生态环境基金项目储备进入要求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等领域。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加快山地一体化保护修复、河流、森林、田野、湖泊、草地和沙子。
2021年11月,财政部发布《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其中提到治理资金应当采用项目法和因子法相结合的方式分配。 用于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保护修复、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整治、提高质量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重点领域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投资特别管理办法》和《生态保护修复支撑体系中央预算投资特别管理办法》,帮助保护全国重要的生态系统。 重大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三)行业技术进步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先进污染防治技术清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其中包括27项处于示范阶段的技术和10项处于应用和推广阶段的技术。推广阶段。 其中,污染土壤修复技术9项。 为推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导则(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指导和规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污染危害调查体系,为开展土壤污染危害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2021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异位热脱附技术规程》[HJ 1164-2021]和《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原位热脱附技术规程》[HJ 1164-2021] 1165-2021],规定了污染土壤热解吸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规范了污染土壤原位热解吸修复工程的建设和运行。
2021年8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区域土壤环境本底含量统计技术导则(试行)》,规定了区域土壤环境本底含量统计工作流程以及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统计和表示技术。 要求。
2021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企业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导则(试行)》[HJ1209-2021]。 该指南规定了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监测计划制定和样品采集的总体要求。 、保存、流通、编制和分析,监测结果分析、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监测报告的编制,监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为防治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规范依据。
行业发展现状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各方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土壤污染防治迈上新台阶。 迈上新台阶,土壤修复行业主要发展形势分析如下:
(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4亿元,比2020年增长10%。据中国采购招标网、中国采购招聘网等公开渠道不完全统计, 2021年土壤修复产业总资金约150亿元(包括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农田修复、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咨询服务等)。 其中,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资助金额约90亿元。
随着全国土壤污染详细排查的完成,各省市陆续公布并定期更新污染土地整治名单。 2021年全国污染土地总数将达到770块。“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各省市污染地块数量
(二)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已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理与修复单位和个人信用记录制度,注册单位超过3800家,从业人员约1.6万人。 政策的持续强化和需求的稳定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环保产业。 一是国有企业、央企进入加快。 以中国三峡集团等央企为主导的企业开始强势进军环境修复市场。 据公开信息统计,中国节能、中国建筑、中国电力等46家央企的112家子公司拥有环保业务。 中国建筑、中国交通建设、中国中车等。此外,拥有国有资产的地方环保集团也相继成立,进入环保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已有27个省级环保集团成立,包括浙江环保集团、辽宁环保集团、陕西环保产业集团等。保护。 万科、雅居乐、首创、美的地产等企业布局环境修复,引发行业新变化。
(3)修复技术迭代发展放缓。 “十三五”期间,修复技术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快速发展。 土壤热修复、固化/稳定、原位化学/氧化、土壤淋洗、多相萃取等工艺得到验证和推广。 2021年,上述技术仍将是国内土壤修复市场的主流。 随着项目实施的增多,各项技术的运行和管理将更加精细和成熟。 同时,由于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后的开发需求较大,修复后土壤的再利用也存在诸多限制。 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烧砖/陶粒制取等处置方式的应用在2021年将有明显增加,特别是在水泥窑数量较多的江苏、浙江等省份。协同处置项目占比超过50%,处理土壤量近100万立方米。
行业问题及建议
2007年至今,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经过从业者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污染场地环境影响评价,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继续推广的解决方案:
(一)修复过程中各方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 近年来,一系列因修复工程实施引发的公共事件,暴露了行业修复目标不合理、工期超短、承包商责任模糊等诸多问题。 究其根源,一是业主对整治责任重视不够; 二是从业者,包括调查评估、第三方监测、监督修复单位等,忽视了土壤修复的法律风险。 2021年8月,生态环境部颁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从业人员及个人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对土壤污染风险管理执业人员信用记录进行管理、控制和补救从业者和个人。 加强和促进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 建议今后出台对污染责任者的相关管理措施,并由行业协会继续推动行业自律建设。
(2)维修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有待加强。 土壤修复及风险管控行业缺乏从调查到效果评估的专业质量控制技术文件和管理规定。 现阶段行业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取样过程、样品流程、实验室制样、分析等过程的质量控制,上述要求分散在技术文件或调查、监测或效果等相关管理要求中。评价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其性质较弱,严重依赖评审专家个人知识水平,监督评估难度大。 2021年12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确保“调查报告数据与实验室原始数据一致”,可见管理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并开始解决土壤修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
(三)标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以风险管控的概念及其效果评价为例。 目前,各种已发布的指南和规范中缺乏“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术语定义。 各地管理部门对风险管控的认识不同,导致管控目标混乱。 ,与修复概念混淆,与修复后监管区分不清。 建议尽快明确“风险管控”的内涵和外延,统一认识。
(四)修复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现有土壤修复技术研发主体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原创技术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和产品。 在“双碳”目标下,建议加强“低碳高效”修复技术和评价体系研究,满足下一步碳减排和污染物协同治理的需要。
(五)专家评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等各项工作均需要专家评审,各地建立了省级土壤修复专家库。 评审专家承担重大责任和风险。 为提高专家评审工作的公平性,一是建议提高省级专家库质量,做好专家年度复学和年度评审项目统计公开工作,避免集中评审专家选拔范围过窄、评审权限过于集中; 二是建立国家土壤修复领域专家库,建立有效的申诉机制。 对于疑难或有争议的问题,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家专家共同讨论、指导。
2、2022年发展展望
(1)产业模式方面: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借助科技与金融的共同作用和产业融合,丰富环境修复的内涵,延伸产业边界,推动环境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修复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任务依然艰巨。 现有市场将逐步释放,但需要模式创新和探索,因地制宜,边修复边管理,探索土地价值高效利用,推动修复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方式。 例如,针对重点行业的不同需求和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的监管要求,提供集调查、风险评估、风控、治理于一体的第三方治理、环境管家等环境服务,强化环境监管。环境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管控。 在工业场地领域,开展棕地开发+污染治理一体化修复模式。
(2)技术开发:由于修复土回用缺乏相关制度支撑,水泥窑、砖窑等建筑材料的终端修复技术仍将处于地方管理部门修复技术的首位以及短期内的技术咨询单位。 比重和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随着生产企业风险管理和地下水修复的关注,微生物修复、原位生物/化学还原、自然衰减监测等技术的应用将会增加。 原位和异位热修复技术因其广谱、高效的技术特点,仍将占据一定的应用比例,但可能会受到碳减排需求的限制。 同时,随着大宗化学品价格的上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加强以及技术修复效率的限制,化学氧化技术的应用比例将会下降。
(三)管理和标准化方面:加强现有企业特别是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对土壤、地下水环境污染的监管; 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将进一步延伸至水泥窑、砖窑等建筑材料制造固定修复终端; 加快制定污染土壤修复后安全回用指南,形成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闭环。 进一步梳理和宣传贯彻风险管控相关政策,明确风险管控地块复用标准,逐步统一社会各界对风险管控工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