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家污水处理上市公司及集团ESG报告披露及业绩分析

1253794647

1.jpg

纵观古今,淡水资源自人类古代文明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维持生命和社会发展的稀有资源。 21世纪也被称为“水的世纪”。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明显弊端之一就是水环境污染严重。 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将水污染问题列为重中之重。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规模相当大,尤其是工业废水处理。 近十年来,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 如今,虽然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设施负荷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行业仍在快速完善和发展,并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体系。

国家政策也给污水处理行业带来新机遇:

【ESG观察】国家这一政策将对污水处理行业公司估值产生较大影响

作为对社会生活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业,各污水处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ESG管理能力如何?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主要污水处理公司的ESG报告进行分析比较,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 本文中的ESG报告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CSR报告)、《履行社会责任工作状况/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简称: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简称:SD报告)、《环境报告》(简称:ER报告)或在年报重大事件部分发表的相关报告等。

● 本文对2020年发布的A股、H股主营业务涉及污水处理的上市公司和大型非上市公司ESG报告进行分析,调查行业ESG数据披露现状。 分析数据来源于各企业出具的ESG报告,各企业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为了方便对比,青月计算了一些数据; 如果您发现任何数据问题,请联系:esg@epmap.org

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500亿吨!

十九届中央五次会议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还重点抓好城市污水治理,推动城市污水管网全面覆盖,消除城市水体黑臭。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也多次出现在各地城乡规划提案中。

据相关统计,2018年仅全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就达到500亿吨,广东省占全年污水排放量的14.5%。

2.jpg

数据来源:《全国各省市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分地区城镇污水排放与处理情况(2018年)》

#1丨企业名单分析

随着经济的增长、各行业的扩张、城市规模的扩大,我国的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 关系到公共环境卫生和国民生活,污水处理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清悦对生态环境部“全国排污许可证信息公开管理平台”统计分析显示,中国大陆涉及污水处理的企业有13007家,集中在两个子行业:水务污染控制和污水处理及回收利用。 。

3.jpg

经筛选,主营业务涉及污水处理的“品牌企业”、上市公司和集团层面涉案公司共76家,其中上市公司70家,非上市公司4家,外资公司2家。

污水治理公司宗旨_污水治理公司名称_污水治理公司

污水治理公司名称_污水治理公司_污水治理公司宗旨

#2丨报告发布

76家主要从事污水处理的企业中,有19家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6家在年报中发布了《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报告》,5家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 。 报告》中,4家企业发布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42家企业未发布相关报告(威立雅中国和苏伊士水务未发布中国业务相关报告,因此算作未发布),报告发布率为44.74%。

2.jpg

68家上市公司中,已发布报告的有34家,未发布报告的有35家。 报告发布率为48.53%。 其余4家非上市公司和2家外资公司尚未发布报告。

3.jpg

ESG报告发布详情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首创、汉澜环境、兴荣环境、江南水务、中原环保、上海环境、海峡环保、高能环境、中和科技、碧水源、铁汉生态、巴安水务、清新环境、葛洲坝、龙净环保、潜江水利、重庆水务、中国水务、启迪环境。

已出具SD报告的企业:光大环境、北控水务集团、上海工业环境、北控控股、光大水务。

发布ESG报告(合并年报)的公司:中国水业集团、都力环保、强泰环保、云南水务、博奇环保、兴鲁水务。

已(独立)发布ESG报告的公司:新宇环保、中国水务、创业环保、康达环保。

未发布报告的公司:中驰控股、联泰环保、中涛环保、中环环保、宏城水业、中山公用、武汉控股、远大环保、渤海股份、中信环境、成发环境、岭南股份、海陆重工、湘潭电化、国祯环保、万邦达、金淼科技、环能科技、博世、兴源环境、中电环保、申运环保(2020年退市)、科融环境、鹏耀环保、盛源环保( 2020年新上市公司)、清水源、天祥环境、金达雷(2020年新上市公司)、旺德斯、金科环境、上海西坝、城邦股份、破天环境、东湖高新、绿城水务、同济科技、陕西环保集团、上海头城水务、中央水务、广东水务、威立雅中国、苏伊士水务。

关于光大环境和光大水务:

光大水务是中国光大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水环境治理企业。 其主营业务为原水保护、供水、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流域管理及污泥处理、处置等。光大环境包含光大水务的污水处理业务,数据相同,所以本文将两家公司的ESG报告合二为一,仅分析光大水务。 分析ESG报告的公司数量为33家。

关于北控和北控水务集团:

北控水务集团是北控控股的上市子公司。 主要从事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 北控的ESG报告中包含了北控水务的污水处理业务数据,因此下面两家公司的部分指标数据会相同或相似。

1253794647

#3丨污水处理量&排放量

污水处理一般有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两种。 生活污水,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 生产污水包括农业污水、医疗污水、工业污水等。此类污水由工矿企业排放。 它的毒性很大,成分复杂,危害极大。 不同类型的生产污水,其水质和水量差异很大。 较大的间隙必须严格处理。 工业废水也有特殊的处理工艺。 一般污水处理多采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污水经过收集、过滤后,可以达标排放到河流、海洋或循环利用。

2.jpg

根据33家发布ESG报告的企业数据整理,有11家企业披露了污水处理总量数据,披露率为33.33%。

3.jpg

*北控水务披露了污水处理能力和中水处理能力的合并计算,因此本文分析中不包含该数据。

至于处理后剩余废水的处置去向,只有6家企业提到了这一信息,只有上海工业环境和都力环保两家企业报告了具体排放量。

2.jpg

很多时候,由于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浓度极高,污水处理公司需要加水稀释,因此用水量也值得注意。 就该指标数据而言,仅有上海工业环境、北控水务集团、光大水务(光大水务仅消耗再生水)3家企业披露了污水处理用水量,披露率为9.09%。

3.jpg

#4丨污染物排放与削减

污水通常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一般含有的特征污染物有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和总磷。 经过专业的污水处理后,水污染物可以大大减少,同时也会排放一定量的气体污染物(通常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 在公开发布ESG报告的33家企业中,分别有2家和1家企业披露了污水处理后水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披露率分别为6.06%和3.03%。 详情如下:

2家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

2.jpg

某企业气体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

3.jpg

但单看处理后污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点片面。 一些公司可能专注于处理工业废水。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中所含化学污染物的浓度远高于生活污水。 处理后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自然相应更高。 此时,化学减量已成为评价企业污水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已发布ESG报告的33家企业中,仅有8家企业披露了化学减排相关指标数据,披露率为24.24%。 具体数据如下:

污水治理公司宗旨_污水治理公司名称_污水治理公司

污水治理公司_污水治理公司名称_污水治理公司宗旨

1253794647

#5丨污泥

污泥又称固体沉淀物,是污水处理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沉淀物质。 其主要特点是含水量极高、颗粒细小。 通常呈胶体液体状态,很难通过沉降实现固液分离。 污泥一般包括但不限于沉积物、垃圾和活性污泥。

公司是否明确披露产生污泥的去向和用途不容忽视。 有的企业会选择自行处置污泥,有的企业则会将污泥交给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处理。 大多数情况下,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会分为无害污泥和有害污泥。 无害污泥可制成砖块、堆肥、建筑材料等,而一些有害污泥将被进一步处理。 无害化处理或焚烧和填埋。

已发布ESG报告的33家企业中,仅有8家企业披露了污泥产生总量,披露率为24.24%。 详情如下所示:

2.jpg

其中,只有中国水务集团和光大水务对污泥后续处理数据进行了全面跟踪和披露。

中国水业集团:

3.jpg

*详情请参阅2019年年报第95页。

光大水务:

2.jpg

*详情请参阅 2019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第 51 页

#6丨药剂添加

污水处理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种方法: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 添加化学品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只有上海实业环境和光大水务两家公司披露了较为详细的化学品指标和使用情况,占总数的6.06%。

上海产业环境:

2.jpg

*详情请参阅 2019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第 24 页。

光大水务:

3.jpg

*详情请参阅 2019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第 112 页。

#7丨温室气体排放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分为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

33家企业中,仅有4家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率为6.35%。

2.jpg

只有光大水务一家公司全面披露了这三个领域的温室气体数据,披露率仅为2.94%。

3.jpg

*详情请参阅《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第54页

#8丨能源消耗

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车间设备运行、污水输送、能源使用等所消耗的能源量不容小觑。 在当今能源匮乏的环境下,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已发布ESG报告的33家企业中,仅有4家披露能源消耗总量,披露率为12.12%。 详情如下,

2.jpg

丨关键绩效分析

◉污水处理污染物减排吨

我们根据同时披露污染物减排量和污水处理总量的五家企业的数据,自行计算出各企业平均每吨污水具体减排量。

2.jpg

◉吨污水处理废气排放量

现实生活中,废气排放比水污染物排放更为直观,而且气体容易传播和扩散的特点也使得附近场所和居民更容易受到困扰。 仅根据一家公布污水处理和废气排放的公司的数据,我们自行计算了以下情况:

每吨污水处理废气排放量(单位:公斤):

3.jpg

◉处理吨污水能耗

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源的大量消耗不容忽视。 只有一家企业同时披露能耗和污水处理总量指标数据。 经过计算,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水务吨污水处理能力能耗(单位:千瓦时):

3.jpg

◉外部拜访

企业对外参观项目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整体业务能力、硬件设施、安全卫生、标准化办理绩效等,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民生基础设施。 2018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还会同城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国家环境保护设施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通知》发展,强调要求2020年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向社会开放。年底前,至少建成环境监测设施1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个、垃圾处理设施1个、垃圾处理设施1个。向社会开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1座。

不过,在已发布ESG报告的33家企业中,仅有9家披露了外部考察情况,分别是:中国水业集团、北控水务集团、上海工业环境、江南水务、汉澜环境、光大水务、中原环保,康达环保、海峡环保。 没有公司透露参观项目的具体数量。

总结

对比各公司的报告,污水处理行业ESG报告披露仍存在不少问题:

◉ ESG报告整体发布率较低,指标披露较少。

76家公司中,只有不到50%发布了ESG报告。 在发布ESG报告的33家公司中,超过半数没有披露相关量化指标数据。 至于披露较为全面的指标数据的公司不足10家。

◉经营业绩指标披露不详细,与其他业务混杂。

大多数国内污水处理公司还拥有供水、固废处理等主营业务。 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报告中,并未单独披露污水处理业务数据,无法与同行业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污泥处置去向披露有待加强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重要产物。 许多工业废水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有害污泥。 对于污泥的妥善处理和利用,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完全公开处置去向。

在人类城市文明高度发达和复杂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寻找可用的淡水资源,而且还要处理不断产生的大量污水。 淡水短缺和水污染是世界各国热议的两大问题,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 污水处理企业作为公共环境卫生的重要领域之一,应加强管理,公开透明,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