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解化除尘在内地铅锌矿运转

雾解化除尘在内地铅锌矿运转践行,井下污风流的特点放矿产生的粉尘。锡铁山铅锌矿在生产从3142m中段转至3062m中段后,为了降低矿山开采下降速度,保持出矿品位的稳定,在3062m中段选择了一些品位高、矿房矿量大的采场作为储备调剂采场。因这些采场回采周期长、矿石可爆性好,在采场爆破出矿时易形成粉矿,致使耙道和运输巷内产生大量的粉尘。如433采场从1997年开始回采,至2001年回采基本结束,采场出矿时基本全是粉矿。而按甲乙双方承包合同要求,供矿水份不超过3%,所以,采场出矿时不能直接采用撒水的方法进行除尘。而运输巷内风流的风速一般在0.30.5m/s左右,粉尘的扩散速度较快,从而直接影响到周围运输巷的空气。因此,这种采场耙道供矿产生的粉尘是风流污染的主要根源。 风网改造为减少污风串联对回采作业面的影响,锡铁山铅锌矿针对井下风流污染源的形成情况、分布特点及井下风流昼夜、季节性的改变,进行了风网改造。 (1)封密通往采空区的通道。针对目前采空区形成情况,结合采空区处理,将通往采空区的天溜井、平巷进行封密,部分地段加设风窗或风墙,充分利用采空区的漏风和渗风,使风速平稳,风量分配合理,尽可能使采空区周围形成负压,让污风通过采空区排出,即利用崩落法回采矿山的爆堆通风原理进行通风。 (2)增加风压。在部分并联风网中,两相邻巷道的通风阻力相差较大,采用增阻或减阻法难以调节,于是在风量不足的巷道中安设25kW风扇,以提高克服风路阻力的通风风压,达到调节风量的目的。增压调节一般采用无风墙的增压调节法,即在需增压的巷道中,按需要安装风机,通过风机出口动压的引射风流,增加风路的风压。 喷雾捕尘经过风流改造后,局部地点风流仍不稳定,特别是3062m中段3-51线间,由于采场较多,而且多为出矿调剂采场,正处于出矿阶段,通往采空区的通道暂时不能封密,从而造成渗风现象比较严重,成为3062m水平运输巷风流污染源的主要产地,但溜井(放矿点)位于运输穿脉巷内,可以在穿脉巷两端采取捕尘措施,减少风流的污染。 (1)喷雾捕尘设施。采用双喷嘴喷头进行喷雾。先根据尘源特点,在现场确定安装喷雾捕尘地点,并进行巷道断面的测定。之后,在地表将25mm钢管弯成测定的巷道形状,并在钢管上用焊枪穿孔,安装喷头,一般一处喷雾点安装14个喷头,即两墙各5个,拱部4个。最后将喷雾管与主水管通过50mm钢管连接,并用阀门控制水量和喷雾时间。喷雾管与设在巷道的锚杆焊接在一起。 (2)安全电压检测。由于喷雾装置位于运输巷内,喷头喷出的水雾穿过250V直流电牵引线,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进行电压或电流检测。在喷雾装置安全调试完毕后,安全科和机动科进行了检测,测得电压位为0.20.4V,基本为直流电压,非静电电压,对人员和车辆设备无危害。 一般在尘源地的巷道两端均设置捕尘装置。由于受采空区渗风和漏风的影响,风流方向昼夜或夏冬季节有所变化,所以,在尘源地产生粉尘时,打开喷雾装置进行喷雾,当风流流向专用回风巷时,关闭喷雾装置,以节约井下工业用水,减少井下污水的排放量。这项工作由采场耙矿人员和电机车司机共同管理,由矿安全科负责确定安装地点,检查喷雾装置的完好性和评价捕尘效果。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喷头水雾射程较短,只有0.81.0m左右,使捕尘能力下降,拟增加水压,改造喷头内部结构,或加高压风,利用高压风提高喷头喷雾射程,同时可利用风水速度差,提高捕尘能力。(2)喷嘴堵塞。在进水管中,安置过滤装置,净化水质,此问题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