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能源观察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电子杂志@126.com
严小青、贾惠芳,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规划院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在能源领域,强调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新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加强能源生产、供应、储存、销售体系建设,保障能源安全。 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全球能源演化普遍规律的深刻认识。 它是系统概念在能量领域的集中体现。
全面准确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对能源领域的要求并及时落实。 我们不能基于能源来讨论能源。 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大局的角度看待能源,不断提高对能源电力行业服务民生、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引擎作用的认识和蕴含巨大潜力的认识发挥新动能,推动新国家体制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升级; 我们不仅要从当前的角度思考未来的不确定性,更要回应2014年“四革命一合作”新能源安全战略的提出,重新认识该倡议的深刻含义,重新思考如何从当时复杂的不确定性中找到战略主线,以什么高度、方法、时间窗口推动能源发展模式的深度调整并作出明确判断等,只有这样。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否准确找准能源领域的核心功能定位,推动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好“四梁八柱”作用。
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做人做事”。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新时代改革问题,不断回答中国问题、世界问题、人民问题、时代问题,回答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这充分说明,认识新能源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发展实际,通过我们遇到或预测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来解读新理论、新方法。 “新型”是对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的未来能源发展模式的定义。 并不意味着从头开始,但一定要更加“准确”。 这个精准涵盖了明确的战略主线、重点建设驱动力、明确的产业定位等多重含义。
以能源安全为主线
首先,战略主要焦点仍然是能源安全问题,这是一个战略性、根本性问题。 能源安全有成本、技术可行性等要求,有世界共同的发展瓶颈,也有我国特有的问题。 当前技术条件下,全球能源大国在各自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框架内,在“安全、清洁、经济”之间进行阶段性取舍和取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由于各种原因。 ,这很难改变我们继续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决心。 对于我国来说,除了“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能源禀赋,以及能源消费量极大等常规因素外,清洁低碳能源转型的“中国范式” “安全、清洁、经济、共享”。 “四方协调比较困难。因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造福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普惠性,特别是在能源领域。”
进一步看,这种“共享”也提供了解决方案。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由人民决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各环节的突出作用,就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需求导向,扩大高质量内需,依靠更加包容的国家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充分发挥释放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创新潜力,充分释放活力。 与西方发达国家“以资本为核心实现工业化、以工业化定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和认知模式不同,我国现代化是以生产要素等关键生产要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为核心。土地、资本、数据、人才。 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现代化,将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 能源产业是各种创新要素的聚集区。 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重要载体和策源地。 这是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人们创造力的关键领域。
综合来看,新能源体系根本上仍然以能源安全为主战略线,与新能源安全战略是一致的。 在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需求的前提下,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充分发挥已形成的世界最大清洁煤炭利用体系的优势长期以来,重点关注战略定位、行业信心、技术支撑、社会稳定。 四个关键问题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化石能源领域形成长期可持续产能和极端情况下可替代生产的基本能力,科学合理规划建设水电、核电安全有序,把握非化石能源合理替代节奏,高质量规划建设戈壁滩大型风景基地,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能源供给革命深入推进。
此外,新能源体系对能源安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必须着力加强能源安全风险意识和预测预警能力建设,如能源价格稳定风险、各类资源安全风险、生态安全风险、技术安全风险、供应链产业链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要主动识别复杂性高、传输逻辑链长等突出特点的潜在能源安全风险因素。
以技术创新为关键驱动力
能源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体系建设最关键的驱动力之一。 “双碳”战略目标下,能源技术创新的继承发展、前瞻性规划、系统布局和整体重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也面临着资本的逐利追求。 、地方政绩冲动的影响等。我们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要坚持自信自力更生,充分依托国家体制优势,形成新模式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发展,包括基础理论突破、技术应用和工程示范、成熟商业模式设计和形成的全过程。
具体来说,要着力解决当前“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问题,形成可传承性、紧迫性、颠覆性、覆盖不同维度的能源科技创新版图比如个人层面和系统层面。 研判重大战略方向、优先研究领域、多种技术路线协同相互支撑、重要任务安排和路线图、关键环节替代战略规划、技术经济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充足程度、全球重大科技投入情况以及技术创新“挤出”效应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能源“双碳”目标和重大科技突破的一体化设计。
在推进方式上,未来十年,要充分依托新国家体制的优势,顺应当前大国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竞争与合作日趋强烈的趋势,充分发挥对国有骨干企业产业链的“链长”和“原始技术源头”起到促进能源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产业现代化升级融合的作用,引领实现全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发展诉求与产业升级战略方向的协同,释放各类“专、特、新”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我国不同地区差异化发展优势,为重大能源技术创新提供大量应用场景,为我国创新体系技术能力提升提供迭代支撑。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后,从产业定位来看,新能源系统是一个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充分融合的系统。 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 整合的背后是相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激烈博弈和现有利益格局的深度。 因此,调整甚至重构,现代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可或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与此同时,“四革命一合作”新能源安全战略、相关部委对“十四五”规划对现代能源体系的解读、新能源等战略要求的出台电力系统和能源大国,都明确把能源置于经济之上。 从体制上看,能源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需要加快规划和建设的是符合现代经济体系内在要求的新能源体系。
新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全面“融合”,内涵丰富。 一是电力引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大能源系统融合,符合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大趋势。 新电力系统是规划新能源体系的核心。 灵活性和调整能力、基础设施集成等都是集成的要素。 “催化剂”。 二是能源电力与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深度融合,参与上述领域低碳流程再造。 这意味着社会进入了高度电气化时代。 电能可能占最终能源消耗的50%以上,氢能可能占最终能源消耗的10%-15%左右。 三是围绕能源电力产业现代化升级,依托我国战略深度优势融合,形成一系列多元化产业集群。 四是成熟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效结合。
一体化发展下,新能源体系的相关利益相关者数量大幅增加,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样,利益冲突也更大。 要全面推动能源电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法治轨道上快速迈向现代化。 要健全充分体现能源资源价值、释放发展活力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与新能源体系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权责衔接市场和政府的责任和利益,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民生目标。 确保安全、释放有效政府、有效市场和有能力组织的治理效能等多重战略目标下的政策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