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太湖河流水质提前达标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许大明记者闫艳高杰

江苏省太湖流域共有15条重点入湖河流,其中9条在宜兴市境内,并被国家列入“十一五”重点国控断面。地处太湖上游的宜兴市3年来累计投资3亿元用于入湖河流的“控源截污”系列工程建设,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40%。

据最新环境监测显示,被国家列为重点考核的百渎港、殷村港、大浦港等9条入湖河流断面水质已提前达到“十一五”考核目标。

    “关”字当头调结构

在全面审视9条入湖河流水质超标状况的情况下,宜兴市认为河流水质要改善,控源截污是关键,而控源又是截污的重中之重。要达到控源目标,必须首先把产业结构调轻、调绿、调低碳。为此,宜兴市掀起了以“关”字当头的铁腕治污风暴。

在为期3年的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中,宜兴市在太湖流域率先启动,大刀阔斧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截至目前,全市已关闭化工生产企业达464家,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关闭计划。宜兴市还一举淘汰琉璃瓦生产企业138家,拆除水泥机立窑42座、倒焰窑318座。

在发展新兴产业中,宜兴市集中精力加快引进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大投入控污染

为全面推进9条入湖河流的“控源截污”,宜兴市加快推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了漕桥河等4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