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某化工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为研究区域, HJ 25.3—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进行场地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氯乙烯的检出率较高。场地主要受到氯乙烯的污染,场地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存在风险隐患。该场地在开发前需进行场地修复,根据健康风险评估划定的建议修复区域,该场地建议修复总面积为14734 m2。
关键词:化工企业;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土壤修复
0 引言
为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要,我国已逐步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和“产业转移”等政策,许多大中城市正面临重污染工业企业的关闭和搬迁,由此出现大量工业遗留和遗弃场地[1-2]。这些场地因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设备相对落后,加之生产过程中管理粗放、环保措施缺乏或不完善及对危险废物处置不当等情况,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工业企业搬迁后遗留污染场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常常伴随城市扩张或城市结构布局的调整产生,污染场地的管理和修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3]。
本研究以江苏徐州某化工企业遗留的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对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基础上,按照HJ 25.3—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推荐模型及参数,开展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分析场地环境风险,提出土壤修复依据。
1方法
1.1 场地概况
该化工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该厂始建于1965年,占地面积约150.86亩,设有生产车间、仓库、电石渣堆放区和办公区等。主要产品为苯二甲酸酐(苯酐)、涤纶喷胶棉和糖精。为响应地区政府关于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号召以及公司长远规划发展的需求,公司决定搬迁实施转型发展,2015年厂区已全部停产并实施拆迁,目前,厂区的各类生产设施及配套的管线已全部拆除。依据当地政府的规划说明文件,该厂址所在地块未来规划用地性质主要为为居住用地、公共绿地和道路用地。
1.2 风险评估
1.2.1 危害识别
根据检测分析结果,采集的水样中地下水污染物主要包括砷、氯乙烯、总石油烃类(C10-C14)和(C15-C28)等。因此,该场地对健康产生危害风险的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是场地中的砷、氯乙烯、总石油烃类(C10-C14)和(C15-C28)等物质。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苯酐车间附近的萘。
因此本地块主要污染物为苯酐车间附近的土壤中萘、地下水中砷、氯乙烯、总石油烃类(C10-C14)和(C15-C28)。
1.2. 2 风险表征
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可接受水平采用10-6,对于非致癌污染物,可接受危害商为小于或等于1,大于可接受的风险值或危害商就表明该污染物存在相应的致癌或者非致癌风险。各点位的总致癌风险为每种物质各个暴露途径的风险值之和,运用HERA软件,场地污染物健康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0-6,且危害指数均小于1。地下水中氯乙烯致癌风险2.62E-03大于10-6,其危害指数3.57E+02大于1,其代表的场地区域应划定为风险不可接受的污染区域。
2修复目标值
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筛选出超过可接受风险1. 0×10-6 的污染物作为该场地土壤中建议的修复污染物,计算了基于保护健康的土壤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作为场地土壤修复目标值的重要依据。经计算,该场地土壤的修复目标值见表1。
图1 地下水氯乙烯修复范围图 比例1:5000
该化工厂场地氯乙烯最大浓度为159μg/L,根据场地地下水修复范围及修复目标值218μg/L,本次评价工作厂区氯乙烯浓度小于修复目标值,从图上可以看出地下水修复范围主要位于临近化工厂场地内,不在本化工厂场地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骆永明.中国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J].环境监测与管理,2011,23( 3) : 1-6.
[2] 钟茂生,姜林,张丽娜,等.VOCs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策略的筛选及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15,28(4):596-604.
[3] 唐秋萍,张毅,王伟.医药企业拆迁场地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2(4):7-11.
作者简介:鹿守敢(1985-),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污染场地调查、风险评估、污染场地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