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探讨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河道治理的模式

概况

由于用地、投资和运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选择在就近河道进行污水排放的情况非常普遍。即使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达到一级A 标准,尾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仍明显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伴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的加大,尾水的排放量将会日益增大,更多的河流不可避免地成为接受尾水污染物的水体。如何治理遭受尾水污染的河流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经过近5 年连续的运行,苏州太仓市双凤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治理工程发挥了较好的减污作用,并保持可持续运行。我们将以此为例探讨尾水污染河道治理的模式,希望能为大家在治理尾水污染河道时提供借鉴。

污水受纳河道基本情况

双凤污水处理厂外有一条村级河道,在污水处理厂处成为断头状态,是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尾水排放口的位置详见图 1。该村级河道在污水处理厂的河段不作为主要的排涝和泄洪通道,也没作通航的要求。该河道断面宽约 20 m,水深约 2 m,水流平缓。河道靠近污水处理厂的一岸为人工直立护岸,对岸为自然状况的自然岸坡,地形较为平缓。

由上图可以看出, 双凤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已经达到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I级 A 要求,但超过地表水IV类水标准,尤其TN超标严重。尾水的水质特点为典型的低碳高氮污水,这意味着所选用的水质强化净化处理技术应具有较强的脱氮效率。

工程设计

由于污水处理厂处的河段没有具体的使用功能要求,因此可充分利用此断头浜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强化净化工程,进一步削减尾水中的污染物。水质强化净化区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 “太阳能曝气 + 生物接触氧化 + 浮床”系统、湿地塘系统和生态护坡技术。

工程方案布置( 单位: m)

原标题:探讨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河道治理的模式【157国内】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