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黑臭水体治理的东风,沿河截污工程又(双?叒?叕?)如火如荼的开展了。由于本部分工程还刚刚投入运行,其治污成效还有待观察。但过往的失败的教训,个人觉得有必要深刻反思。
1、低估了黑臭水体治理的难度
黑臭水体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制定近中远期的治理目标,分期分步骤实施。过去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用运动式思维治污,越治越黑,越治越臭。
2、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治理黑臭水体
传统的黑臭水体治理思路主要就是建截污管和调蓄池,而没有考虑截污水的处理问题,基本属于“管杀不管埋”。如果只截污而不新建处理设施,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有富裕能力处理这些巨量的可生化性差的掺杂了雨水地下水的合流水了?目前看来,至少相当一部分的城市核心区污水处理厂是没有能力的(设计的时候,不管是设计规模还是处理工艺根本就没有考虑这部分水)。
这种情况下,污水只不过换个地方溢流污染罢了,甚至还干扰了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这从我国污水厂进厂COD浓度逐年降低可以得到验证。能否针对截污水的水质水量修建专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是考验地方政府是否真正重视黑臭水体治理的试金石。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截污送厂,前景恐怕不妙。
国外的经验表明,当点源污染全部得到控制后,黑臭水体仍较为严重,说明面源污染对水体黑臭的贡献相当大,有研究称其面源污染占总如何污染物一半以上。利用海绵城市理念,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从源头治理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水体的自净能力是黑臭水体治理的最终保障。将三面光的硬质驳岸改造成生态护岸可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但一定要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关的水力计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否则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管理、施工等问题也属于必须系统考虑的问题,但设计院不能过多去考虑这些问题。设计过度考虑这些问题,有时候会闹笑话。例如:为了防止垃圾进入雨水口,设计拦污雨水口。某政府领导直接说:你们都是在那瞎想,我们直接把管道清淤工作交给环卫部门,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3、截污系统的存在变成管理混乱的借口
没有截污系统,有关部门有节操的工作人员还能稍微下房地产商把污水接入雨水管的现象。有了截污系统,连的理由都不存在了,导致系统雨污混接更加严重。
4、不加区分的“见管就截”,是截污失败的核心原因
“见管就截”导致雨污水系统互相串联,连成一片。常识告诉我们,系统规模越大,其复杂程度就越高,运行的难度就越大。我们要的是思维上的系统,而不是用工程手段把不同系统连起来做成一个大的实体系统。要尽一切努力把系统弄的更简单,而不是更复杂。
雨污水之间直接物理连接至少带来了以下问题:
1)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稀释了污水,导致处理难度大幅增加。
2)某些情况下,污水还会进入雨水管道,并停留下来,随着降雨流入内河。这绝非什么CSO,而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3)河水顺着雨水管流入污水系统。这不光是截污井设计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一些未被记录在案的雨水管之间的连接导致。
5、施工质量堪忧
过去的30年,可以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工程质量最差的30年。污水和河流污水管防渗应做而未做的,地下水渗入现象严重(对于管径更大的雨水管,施工规范不要求做闭水实验,这个渗入量将更加可怕)。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雨污水管道的错位,也会导致地下水渗入。
不解决施工质量问题,工程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反作用。这是截污成功的一个基本前提。
6、截污系统成为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实验室
我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排水系统专治各种新技术。
此条大家都懂,不解释。
7、截污的有关科研工作不够扎实
举个例子:截流倍数的定义很多人都没有理解就在研究截污。问个简单问题:排水工程整个设计流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截流倍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很多研究其实是来搞笑的。当然,国家规范关于截流倍数的一些规定也值得商榷。
曾经针对某污水专项规划(内含分流制截污系统)写过以下意见(有兴趣的可以研究):
1)调研国内外案例,分析经验和教训。从国内来看,基本上只有惨痛的教训而没有很成功的经验,为什么?是不是因为国内都是弱管理,所以截污都失败?
2)如何估算雨水管道的地下水渗入量?如何评估地下水渗入对截污系统的影响?即使要求所有的雨水管道都做闭水实验,在弱管理背景下,漏水肯定是无法避免的。可以参考的是污水管道,相比发达国家的污水进水COD浓度,我国的非截污的污水浓度仍然偏低,而污水管道是一直都要做闭水实验的,并且污水管道管径还比较小。因此,在弱管理背景下,仅仅以规范或文件形式是很难解决雨水管道地下水渗入问题。
3)应分析截污水的水质(如可生化性)和水量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会带来什么冲击?
4)规划晴天截污水排入污水管道,雨天初期雨水排入调蓄池,由海绵设施处理。对于多雨城市,晴天和雨天如何区分,运行调度规则是什么?弱管理背景下,能完成这个调度吗?
5)XX污水处理厂进水同时包含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其进水量和进水浓度变化规律完全和生活污水厂不同,经常出现晚上进水量大和进水浓度高的情况。因此需要研究此类污水厂的运行规律,不能简单认为半夜污水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