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新政执行是关键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在售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必须在车身上粘贴实际油耗标示,这个数字必须是经过工信部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确认的燃料消耗量数据。按照规定,所有最大设计总质量在3500kg以下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销售时都必须粘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并标注由国家指定检测机构按照统一的国家标准测定的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的燃料消耗量。 目前汽车厂家所公布的产品理论油耗,都是在特定的风速、路况,甚至是温度下测量出来的结果,与实际油耗有一定的差距,此次工信部敲定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的实施时间与标示办法,为汽车工业的节能减排起到政策导向作用。而三种工况下的不同油耗由国家指定检测机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的真实性与权威性也得到保障。这个规定的出台可以促使汽车厂家更加重视燃油经济性,令他们花大力气提升发动机技术。 种种迹象表明,从明年1月1日开始,能耗新政不但有利于促进汽车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还能遏制目前行业内在油耗问题上普遍存在的“舞弊”行为,但如何保证油耗标准测算具有公信力,这是维护厂商与品牌权利的重要一环。油耗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数值,如何测量,如何保证数据权威性,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油耗测算非常复杂,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多,包括车重、路面状况、轮胎磨损程度、天气,甚至驾驶员驾驶习惯等。之前购车都没油耗标示,将来消费者如买了有油耗标示的新车,如果实际油耗高于标示油耗,可能会产生纠纷。除此外,如何确定公正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很重要,如果监控不严,或者执行不到位,企业为争取低油耗,从而在业内又多衍生出一条潜规则。 车身上强制贴油耗标示对于规范行业市场来说肯定有积极作用,但关键要看政策执行力度,如果只是走过场,那么对于今后局面则完全可预见:节油车型肯定会主动要求贴上,耗油车型就会消极对待。另外,规定既然已经升格为国家标准,其权威性自然毋庸置疑,除按照同排量级别比较油耗外,可不可以引入同级别车“百公里吨油耗”标准来判断车辆节油与否?如在欧洲,任何一款车都有一个节能标签,根据实际油耗、车重等指标,车被分成从A到G的不同等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消费税的优惠或者加征,消费者一目了然,厂家也心服口服。这种做法,麻烦当然是麻烦了一些,但是能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