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环境卫星应用环境污染事故监测预

环境一号卫星(全称: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简称“环境一号”,代号HJ-1)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小卫星星座,是我国继气象、海洋、资源卫星系列之后发射的又一新型的民用卫星系统。环境一号卫星由两颗光学小卫星(HJ-1A、HJ-1B)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HJ-1C)组成,具有中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宽观测带宽性能,能综合运用可见光、红外与微波遥感等观测手段弥补地面监测的不足,可对我国环境变化实施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初步满足我国大范围、多目标、多专题、定量化的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的实际需要。环境一号卫星系统的建设在国家环境监测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我国环境监测进入卫星应用的时代。

上期我们介绍了在动态监测、地表方面的应用,本期我们主要介绍环境卫星在以下方面的应用:

海面冰情遥感监测

2010年初基于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对渤海发生的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冰情进行了连续遥感监测。2010年1月23日-2月1日,受天气影响,有效成像天数3天,获取有效数据12景。

监测结果表明:1月23日-1月31日期间,渤海海面结冰情况依然严重,图上海域结冰面积超过17000平方公里(图1-图3),辽东湾海区浮冰完整致密。可喜的是,与1月23日冰情相比,1月31日渤海湾、莱州湾浮冰范围有所减小,且浮冰区也出现了部分水域。

图1-2010年1月23日渤海海冰分布图

图2-2010年1月29日渤海海冰分布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