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出台

《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11月28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一)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张忠玉介绍了《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2012年9月10日,市政府第1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将于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垃圾处置压力、打造绿色产业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本市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立法注重把握四方面总体思路:一是贯彻落实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二是拓宽立法视野,除了规范回收经营管理之外,还将制度设计延伸到回收体系建设和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三是兼顾现实条件,主要围绕回收环节,着力于回收体系框架的搭建、理念的倡导和基础性制度的推行。四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回收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和其他各类主体在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的作用,力求形成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的合力。 《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一是:明确商务部门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状况,组织编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同时,要求商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并发布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明确再生资源的回收种类、回收规范、利用指引等事宜,并根据需要,对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予以更新。 二是:明确由市和区县商务部门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和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环境、资源等具体情况,组织编制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并将其纳入城乡规划以增强执行力。 三是:要求商务部门支持回收经营者在市民日常活动频繁的区域(例如:商场超市、办公楼、小区等)设置示范回收点,并通过奖励积分、以旧换新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和回收活动。 四是:要求商务部门组织回收经营者和处置企业建立废弃节能灯、电池、墨盒等废旧商品回收网络,开展易污染环境废旧商品的回收工作。 五是:对街道乡镇政府、居(村)民委员会规范、引导流动人员开展回收活动作了规定。 二、规范回收行为 一是:建立回收经营者设立和备案制度。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向市商务部门备案。对于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还应当向市门备案。 二是:明确回收经营者日常行为规范。主要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容卫生、治安管理等方面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作了明确。 三是:规范市政公用废旧金属物资的回收。明确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单位处理报废的市政公用废旧金属物资的,应当出售给市商务部门公布名录范围内的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具体的名录范围由市商务等部门通过定期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确定。 四是:加强对建筑工地产废回收行为的管理。企事业单位进行建设工程招标、建(构)筑物拆除招标或发包时,应当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向经备案的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企业出售生产性废旧金属。同时,加大对施工单位出售生产性废旧金属和处理其他建筑废弃物的情况的监管力度。 三、加强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定期明确本市再生资源回收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同时,考虑到回收行业的公益性和重要性,要求市和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回收的政策措施。 二是: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要求商务部门组织建设服务平台,实现监管信息和行业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等功能。 三是:安排财政扶持资金。在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中安排相关经费,支持和鼓励再生资源回收。 四是:开展信息发布。要求商务部门开展行业信息收集、监测和分析发布,以便于正确制定行业政策、引导经营者有序竞争。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常态化工作,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参与。《管理办法》目的在于倡导环保意识并完善回收网络,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还需要商务部门和本市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稳步推进。同时,各个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营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顾嘉禾介绍了近年来本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推进情况,以及下一阶段贯彻落实《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具体做法。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循环经济的首要环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进一步完善回收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市商务委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联合有关部门,全力贯彻落实法规的各项内容。 一、近年来的推进情况 近年来,按照国家关于建设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要求,本市积极推进回收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回收网络布局,在回收点、回收站、分拣加工中心回收网络的基础上,支持回收企业走进机关、走进社区、走进商场、走进学校,拓展多元化回收渠道,每年可回收废旧金属、废纸、废橡塑、废玻璃、电子废弃物等各类废旧物资约700万吨。二是加快先进技术应用,鼓励企业创新回收模式,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发放智能回收卡及回收箱,在机关、社区、商场、学校等场所推广自助回收,探索打造智能回收网络;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引进先进分拣加工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三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聚焦废旧金属、电子废弃物、废玻璃、废纸等领域,培育回收龙头企业,鼓励延伸回收产业链。如支持废玻璃回收龙头企业上游与垃圾减量对接,使上海废玻璃年回收规模翻番,下游与玻璃制造项目对接,加快构建玻璃循环产业链。四是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切实加强行业规范管理,积极推进企业备案登记,截至目前,已对本市1323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办理了备案登记。 二、贯彻落实的总体工作思路 根据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要求,结合《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本市回收体系建设主要从四方面考虑:一是再生资源回收规划编制要与城市循环经济战略相衔接。围绕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编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聚焦重点行业,培育龙头企业,保障重点项目政策支持到位。二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要与循环消费模式发展相适应。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再生资源回收应成为循环消费模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是再生资源回收源头管理要与推进城市垃圾减量相结合。结合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要以源头管理为突破,确保资源增量与垃圾减量有效结合。四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要与法制化建设要求相一致。以《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为依据,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下一步的工作,将以下面六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加快建立起网络完善、技术先进、分拣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1、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为贯彻落实国家部际联席会议以及本市法规要求,市商务委联合市发展改革、绿化市容、环保等22个有关部门建立上海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已报请市政府批准同意。联席会议将按照“统筹协调、各司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定期明确本市回收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研究部署、统筹协调重大事项。 2、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及回收网点布局规划。组织编制本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回收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具体措施。同时,市和区县商务部门根据法规要求,组织编制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规划,并在其中考虑与市容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相衔接。 3、发布回收指导目录。市商务委会同市发展改革、绿化市容、环保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编制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明确再生资源的回收种类、回收规范、利用指引等事宜。对于电子废弃物、废弃节能灯等易污染环境的废旧商品回收种类及回收规范等事宜,也将在回收指导目录中予以研究规定。 4、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现有协会信息平台为基础,设立再生资源回收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用于实现信息服务、行业管理、政策发布等功能,促进与其他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及面向社会企业和公众的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5、建设回收示范点、示范企业及示范区。引导支持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在商场超市、商务楼宇、住宅小区等场所设置统一标识的示范回收点,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回收服务。同时,积极培育回收示范企业,鼓励回收模式创新,带动区域回收体系建设,推动打造一批回收示范区。 6、加强回收人员培训。发挥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开展回收人员系统培训,提高回收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同时,支持回收龙头企业整合和规范流动回收人员,参与统一培训。 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1、东方网:我是东方网的记者,有两个问题。首先问一下法制办张主任,再生资源的回收管理与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请问,即将实行的《管理办法》将怎样对接日益提升的环保工作要求?还有,刚刚听商务委顾主任介绍回收指导目录,请问具体内容是什么?将于何时正式发布。 张忠玉(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这次重点是放在再生资源的回收环节。实际上,再生资源的管理涉及各个方面,它包括生产、销售、使用、回收、运输、处置等多个环节。源头是生产,终端是处置。本次立法重点是围绕回收环节展开的制度设计。对处置利用,只做了一个指导性的规定,这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对再生资源管理全过程进行立法的条件还不太成熟。再生资源的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环节都需要建立制度。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着力于再生资源回收理念的倡导和基础性制度的推行。促进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奢望于一部规章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次重在搭建回收体系的框架。《管理办法》规定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方面应该履行的义务。希望通过这些单位的引导和示范,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生态意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将来进一步完善整个环节、整个系统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制度,包括立法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 顾嘉禾(市商务委副主任):指导目录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指导目录首先要明确回收的种类。现在,基本设计回收的重点种类是8项,包括废旧金属、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橡胶等,增加了比较多的是废弃电子物,因为随着生产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人们家庭中的废旧电子物非常多,手机、手提电脑等都需要有一个出口。第二要明确回收的方式,回收的方式就是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商务楼、进超市。过去比较多是固定的回收网点,现在,要在这个基础上,主动提供一些回收点。方法和时间将通过联席会议进行协商。22个委办局参加联席会议,这个指导目录由市商务委牵头,然后在22个委办局当中要协商一致。时间初步考虑在明年的一季度。有了这个指导目录后,经营者运作起来就会非常方便。 2、解放日报:我是《解放日报》的记者,我想请问顾主任,您前面介绍了将来我们会进一步细化可再生资源的回收网点的布局规划。这些年公众对可再生资源的回收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现实生活中回收却仍有不便,可能网点布局规划上的不科学也带来了障碍,所以,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今后上海在网点规划上会不会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会不会给公众一些比较能接受的激励机制? 顾嘉禾:过去有一个网络的建设体系,共分,在社区叫回收点,在街镇叫交投站,在区域叫分拣加工中心。现在,从网点来看,直接和居民有关的有3000多个网点。另外还有一些是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加起来也有近4000个点。但是,上海这么大,社区这么多,单位这么多,确实在生活中感到不便。特别是网点有时候要考虑盈利,有时候网点建起来,物业或开发商感觉不赚钱,就慢慢把这个建立的网点撤销了,给居民、给社会带来了种种不便。所以,一方面仍然要完善体系,另一方面,要在机关、学校、商场都设一些点。比如,前段时期和一些机关签约,设回收箱。这样可以在点的建设以及体系的建设上更加健全。另外也会采取一些财政资金的扶持,来解决社会的公益和盈利的问题。《管理办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快回收网络体系建设。谢谢。 3、青年报:谢谢发言人,我是《青年报》的记者。想问一下商务委的顾主任,发布中您提到会整合和规范回收人员,想具体了解下怎样规范和引导?另外,节能灯现在已进入集中报废期,会不会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顾嘉禾:流动人员现在有2000-3000人,应该说这个队伍在现实生活当中发挥了作用,特别在网点比较缺的情况下。但是流动人员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对流动人员的培训问题、上门服务的规范和质量问题。所以,一方面要加快固定网点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把现有的流动人员资源整合、提高,考虑请行业协会进行一些培训,持证上岗,改进他们的服务和质量。这样的话,就可以做到很大的补充。 关于节能灯报废,这一块已经在做了,在回收中也会有意识加大回收的力度。谢谢。 4、新民晚报:谢谢发言人,我是《新闻晚报》的记者。补充刚才关于社区流动人员的提问,想请教下按照现在的管理办法,是不是以后所有的流动回收人员必须登记注册后才能从事再生资源的回收?另外,在回收人员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对于价值比较高、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可能比较愿意回收,但对一些比如说电池、碎玻璃之类、易污染的物质,或没有利益驱使的就不愿意回收,不知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关的政策?谢谢。 张忠玉:你提到的流动回收人员的问题,从立法的出发点是希望以后可以对他们全部进行登记,最起码知道他的来路。现在在新的小区门口流动回收人员比较固定。老城区的流动回收人员是不固定的,多是路过。所以,也在想办法和街道商量,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总体上要掌握这些人的去向,这样对今后的管理工作有帮助。 关于第二个问题,确实如此,流动人员收购废品是有挑选性的。现在,准备在一些超市、商店设立回收网点,今后就采取以旧换新、有奖回收等办法,逐步推进这项工作,这方面市商务委已经有所考虑。实际上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同志都知道,当时买一瓶啤酒,都要用瓶子去换,现在从再生资源利用的角度,需要回收这一类东西,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垃圾处置压力,打造绿色产业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正在考虑,也在逐步推广、推进,把这些东西纳入到回收网络。 5、天天新报:我是《天天新报》的记者,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稿件中提到的积分奖励和以旧换新的方式,之前有报道提到过,上海有一家低碳社区超市,可以刷低碳积分去消费,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着这种模式将被复制。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之前提到的流动回收人员,想了解是不是除了有固定的回收网点外,还有规范的流动回收人员,这部分人员的比例大概占多少,有没有一个具体推进的时间表?谢谢。 顾嘉禾:关于积分的问题,现在正在推行,试行两张卡,一张是阿拉环保卡,一张是IC管理卡。阿拉环保卡的作用是如果市动回收投放,在卡里就会有一个积分,这个积分可以在指定的商场购物。实际上,就是用一种小的经济激励方式鼓励大家回收。 讲到流动人员,要发挥他们的作用。现在正和行业协会以及一些回收龙头企业一起探索,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刚才张主任也讲了,第一他们的身份信息要搞清楚、要登记好。第二要进行培训,培训以后可以单独从事回收,也可以加盟回收龙头企业进行回收,方法有很多种。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