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芬建筑工业化促进全装修高质量发展

9月20-22日,标准筑美好·追梦星未来 — 2019第三届全装修产业领袖峰会暨内装工业化国际论坛,在刚刚申遗成功的浙江杭州良渚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商会领导、行业专家、地产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材部品、家居家电品牌等内装产业链单位及行业媒体近500位嘉宾莅临,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唐芬女士在峰会现场发表了精彩演讲。

   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唐芬

   1、建筑工业化最大难点在于缺乏工业标准
   中国的建筑工业化跟国外有非常大的区别,无论是市场总量还是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都完全不同,同时,中国市场的需求又是极其巨大的,最大的难点在于既要满足客户对非标产品的需求,又要解决大规模制造的需求,成本不能高,效率不能低,而且交付还必须快。远大住工去年提出建筑工业4.0+的理念,就是要革新生产方式,提升建筑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控制成本,对环境更加友好,同时节约资源。
中国正处在一种有建筑标准,但没有工业标准的情况下,工业标准不仅要做成规范,还要求上下游企业共同认可,而且能够落地实施达到协同,现在不同的开发企业针对自身的产品有了相对标准的模式,但还不能达到前端和后端的共通,现在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强制性推广力度非常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非常多的阻碍,如果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又便宜、又环保,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主动应用它。
当然,建筑不能够完全标准化,但是远大住工一直在尝试做标准化的模块,形成相对标准的组合,最后生成多样化的户型,设计时直接嵌入,方便后端的企业顺应这些标准模块,为后端企业做好产品的开发打好基础。
   2、装配式建筑跟全装修是天作之合
   关于装配式建筑与全装修的关系,唐芬女士认为,一定程度上来讲,装配式建筑跟全装修是天作之合,装配式建筑由于工厂化生产带来的质量提升和建筑机理的改进,为后期的装修打下了更好的基础,把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一并考虑,中间很多重复成本完全可以避免,整体效益会更好,但是现在建筑工业化更多的是针对建筑主体,的确可以为装修打下一定的基础,但并不是最好的结合方式,既然工业化和集成化是全装修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其所有的东西做完之后再进场做装修,不如把建筑主体和内装一体化全部在工厂实现。
此外,很多大的企业在做建筑机器人,但是如果把机器人全部应用在我们的建筑工地,它的价值效应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在相对标准的设定和相对可控的场景里,让智能化重复的实施,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如果把机器人放在工厂,价值一定是成倍的体现。
   3、模块化助力实现建筑主体和内装一体化
   唐芬女士认为,未来建筑工业化一定会往高度集成的方向去发展,远大住工正在积极研发和推进模块化建筑,在工厂把主体和内装全部完成,做成相对独立、标准的空间模块,最后在现场安装,这种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做法能够更好的实现集约、环保、经济和高效。
远大住工推出了一款装配式建筑设计软件,从设计源头把后端工业化的理念、技术要求、实施环境全部植入,一键输出模型、图纸、清单,而且数据可以传递到后端的应用环节,实现了对建筑产品的数字化定义,通过信息化的工具来更好的进行把控。
唐芬女士介绍道,在生产制造环节,远大住工在所有的工厂里面全面推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用柔性制造来应对产品端的非标准和不确定性,用数据驱动来解决一对多以及需求端的不确定性,整个系统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把装配式建筑实施的全过程在系统里进行完整的虚拟和预设,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系统里面流动,通过预设来指导实际实现的过程,通过数据来触发所有指令。所以它的工艺、成本甚至物流都是智能化的实施的体现,把整个上下游供应链拉入到系统里面,基于共同的数字平台来进行工作。
   4、源头标准才有后端的可标准
   唐芬女士表示,在远大住工的工厂和实施服务的项目里面,会尽量减少整个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生产工艺其实并不复杂,但真正要做好,必须把前后端的不确定性应对好,而且要实施大规模、连续性的生产。
远大住工这么多年从未降低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远大住工的实验室既有基于材料的基础研究,也有基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探索,包括与大型房企的合作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以前更多的是基于业务层面的合作,现在开始转向产品标准的制订,比如说碧桂园、龙湖、金地等等,他们都在自己标准的产品线,远大住工针对他们的产品从源头开始来制定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工厂生产制造、现场安装施工、后续内部装修、物业运行维保等等。
如果有更多的房企、设计机构从源头开始一起进行研发,那所有的企业包括装修产业链的企业,就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系研发中,能够做得更精、更专、更好、更便宜,最后形成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协同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