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100多斤重的大鱼游走了!”19日上午10时许,长江仪征段主航道上,一条身长和成年男子相当的野生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这条重达52公斤的中华鲟,18日夜被该市渔民误捕上岸。面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防止出现差池,淳朴的老渔夫一夜没敢合眼,不停照顾守护这条大鱼,19日大早委托本报记者向渔政部门报告。身负轻伤的野生中华鲟,经过专业人士治疗后,又回到了原生区域。
收网斗智斗勇一个半小时
仪征市真州镇南门社区渔民张福兵、陈丰芳夫妇已年近花甲,这对忠厚老实的夫妻成了江边的“新闻人物”。
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这条中华鲟通体呈青褐色,身长足有1.7米。可能是夜里折腾得筋疲力尽了,这个“大家伙”像婴儿一样静静地躺在船头。
今年59岁的张福兵告诉记者,18日傍晚5点40分,他照例去长江仪征泗源沟段江面收网。收了9条网后,当他习惯性地将第10条网慢慢拖出水面时,顿感手里一沉,几乎是同时水面开始翻动起来,不时有水花溅到老张的身上和脸上。凭大半辈子的捕鱼经验,老张知道肯定遇上“大家伙”了!
面对这个“水下对手”,张福兵当机立断,把收上来的网慢慢回放进水里,尽量不去惊动它,他要等待一个最佳时机。可能“对手”也感觉到了危险,就在张福兵将网慢慢放进水里的时候,它警觉地拽着网直往前蹿,把渔船向前拖出4米多远。张福兵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什么,但他清楚大鱼在被捕捉上来之前至少会发力3次,等到它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捕捉的最佳时机。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