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是工业项目的载体,承载着城市和区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全市“大干2023”重点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山东省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探索建立园区规划环评办理清单、园区跟踪监测清单、一对一政策指导清单,摸清园区家底,优化营商环境,畅通帮扶渠道,用服务擦亮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绿色护航”品牌,助力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推进会,集中解读规划环评政策。下发《致全市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的一封信》,压实园区主体责任。建立全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办理情况清单,定期调度更新,对规划环评通过审查近五年的园区所在县(市、区)政府提前致函提醒,指导园区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落实规划环评提出的跟踪监测计划,完成年度监测报告编制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使用”是列入全省《“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建立园区跟踪监测清单,对进度缓慢的园区及时督促通报,全市园区全部完成年度监测报告编制及公开工作。山东一凡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入园企业,在环评报告书编制时直接引用园区跟踪监测地表水等数据成果,为企业节省监测费用2800元,减少环评编制时间27天,切实降低环评编制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为进一步畅通帮扶渠道,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建立市、县、园区联动机制,制定一对一政策指导清单。市、县安排专人对有扩区调区、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编制需求的园区进行一站式指导,上门问需,与园区管理机构面对面深入交流,听意见、送政策,变层级服务为扁平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登门,为项目入园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