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与经济利好双重效应叠加下,追求精致化生态环境的“海绵”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公开资料显示,即是采用源头控制、中途迁移、末端调蓄等多种有力举措,实现城市自由呼吸的生态应用体系。而在海绵城市建设掀起的一股股浪潮下,如何规避夹杂其中的暗礁仍是业界关注焦点。
天降暴雨,如何让城市实现自由呼吸?海绵城市被人们寄予厚望。
事实上,每逢盛夏时节,暴雨突袭过后导致多地相继开启“看海模式”。实现与水和谐共处,仍是国内众多城市发展的题中之义。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由于传统硬化路面无法达到渗水效果,致使无处安放的雨水汇集至低洼地并进而形成。与此同时,经由传统排水模式即通过地下排水管网汇入河湖后,夹杂其中的固定污染源也随之四处奔流,将对水质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如何既能规避暴雨侵袭,又能将雨水回收利用,缓解日趋严峻的紧张困境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牢筑水资源保护屏障?从海绵城市将能找到答案。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即城市如同“海绵”一般收放自若,在应对诸如暴雨的生态灾害时可具备良好弹性,遇到降雨时可有效吸纳雨水,并在随后的涵养水源、渗透净化等过程期间,优化城市水生态环境资源配置。
“以前是将雨水迅速排走,现在是将雨水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以前是对城市道路进行硬质铺装,现在是将其蜕变成自然状‘海绵’。”具体而言,在干旱时,将蓄存的水资源释放出来,并实现绿色循环利用;在雨季时,将瞬时倾泻的雨水进行储藏,令城市中的水资源迁移更为自然。诚如“一座城市应对雨水最好的办法就是‘小雨蓄起来,中雨排出去、大雨别成灾’。”有曾对海绵城市这样评价道。
而解决之道,在于将粗放式灰色空间转化为精细化生态效应的城市发展理念。这其中,将无法渗透的雨水留住,实现水资源绿色循环体系,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标的。自2015年起,财政部、住建部及水利部就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近30个试点城市,旨在通过区域性经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重点改善城市水生态系统循环、城市内涝难题,并由此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范例”。
同样是在2015年,随后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则对海绵城市建设规模勾勒出了更为明确的路线图:截至2020年,逾20%的试点城市建成区将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与利用建设目标。而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海绵城市再次被重点提及:加速绿色“海绵”建设进程,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至此,频频亮相于顶层设计中的海绵城市迎来了“黄金十年”。
也正得益于近年来密集释放的政策红利,一场场关于城市破题内涝、重焕生态系统的改革大幕相继拉开。在过去的短短两年里,海绵城市建设已全面大规模铺开。也近乎在同一时间,以市场杠杆撬动的海绵城市建设市场,在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新的支点。诚如在持续发力海绵城市建设期间,包括制造装备、制造材料、施工工艺、水生态环境综合修复在内的应用体系也正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
机遇与挑战并存。硬币的另一面,短期内强力助推的背景下,现阶段海绵城市在法规标准、应用理念、项目施工等方面的短缺等,都将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亟待补齐的短板。更为严峻的现实问题是,除了高昂的建设成本、尚不明晰的商业模式外,众多业界资深人士指出,迄今海绵城市更像是一种颇具跃进式的建设热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中心副主任邢海峰进一步指出,作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性举措,亦是一项由点及面的系统性建设工程,海绵城市尽管拥有前景可期的投资体量,但迄今仍存多重发展壁垒。以面对强降雨影响为例,若是以城市内涝作为衡量海绵城市的唯一标尺,则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则将显得尤为片面。
因为,本就以改善城市综合生态系统为宗旨的“海绵”,并非只是针对内涝的一剂“速效救心丸”,正如同尽管被视作万亿级产业盛宴,但热潮过后又有谁在裸泳?是迄今海绵城市建设期间亟待思考的命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