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讯扬中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致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新路。
为加快发展生态工业促进转型升级,一方面,扬中市不断加快工业污染减排进程,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按照“逐个排查、集中整治、入园进区、改造提升”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据统计,通过专项行动全市共关闭20家“十五小”企业,搬迁关闭13家结构性污染较重的企业项目,督促13家污染企业完成“升级改造”任务。
扬中市还开展了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共关闭23家化工生产企业,做到吊销执照、拆除设备、断水断电、清除原料。
另一方面,扬中市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推进工程电器产业高端化、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化发展。截至2010年底,扬中市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四面环江的扬中市,是万里长江上仅次于上海崇明的第二大岛。丰富的水资源、滩涂和长江鱼类资源成为扬中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不仅污染小、耗能低,而且收益高、覆盖广。
因此,巧用生态拉力,发展绿色岛园经济,成为扬中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优选路径。如今在扬中,日益完美的生态环境为传统的江鲜产业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扬中市先后有众多家企业和个人瞄准水体农业的广阔发展前景,投资开发滩涂,建设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生产线”。
扬中市每年举办一次“江鲜美食文化节”,把“扬中”和“扬中江鲜”的名气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每年美食节期间,都会有数万多名海内外宾朋到扬中观光旅游、品尝江鲜、洽谈商贸。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推广节能技术。近年来,扬中工业经济发展“绿色增长”的路径越来越清晰。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扬中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3%,能耗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
“吃进废渣废料,吐出真金白银”。长期以来,扬中市不断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共有4家企业编制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其中1家已通过验收,3家正在实施。同时,扬中市还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成果转化,引导通过机制、技术、管理“三创新”,源头、过程、末端“三控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污染排放的最小化。
据统计,扬中市共有2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共实施中高费方案68项,总投资超1亿元,年经济效益760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