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增量和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

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围绕经济发展需求压力下如何保持环保力度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

今年一季度气象条件不利,但现在还在可控范围内。今年经济发展确实带来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空气质量反弹压力很大。在控制新增排放的同时,我们存量削减力度也非常大。清洁取暖方面,试点已覆盖全国88个城市,在清洁取暖推进过程中突破了技术的瓶颈。在解决环境治理问题的同时,也带动大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在我们预测的经济增长和减排量前提下,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现在最难把握的是气象条件,但我们有信心以更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增量和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

刘炳江表示,今年经济全面恢复,增量确实是比较大,这也在我们预料之中,我们也在研判这方面的形势,每个季度做经济发展和空气质量改善形势分析。

刘炳江介绍,今年一季度气象条件不利,排放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一些地方上马“两高”行业,部分企业甚至违法排污。但现在还是在可控范围内,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在反弹,去年是疫情期间,叠加冬奥会、冬残奥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联防联控,烟花爆竹管控到位,去年2月份北京PM2.5浓度22微克/立方米,而以往北京2月份都是50微克以上,今年反弹也是在预料之中,跟去年相比代表性不强。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今年全国PM2.5下降12%以上,优良天数上升了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下降1个多百分点,说明近年来治理成效是较为显著的。另外,目前即使反弹也是在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反弹,在国际上都是很正常的波动。

刘炳江表示,今年经济发展确确实实带来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空气质量反弹压力很大。国家要求“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生态环境部出台的环保政策来说,与各部门的政策肯定是同频共振的,支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另一方面,在新增的同时,我们存量削减也非常大。清洁取暖方面,试点已覆盖全国88个城市,有的干完了,有的正在干,今年还要再扩,在清洁取暖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技术创新,突破了技术的瓶颈。比如说热电联产,原来只能供15平方公里半径内的居民供暖,现在长距离供暖技术已经突破100公里了,肯定会带动更多的减排量。公转铁方面,全国700多条铁路专用线已经纳入规划或者开工建设,钢铁、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也在进行之中,量大面广VOCs的治理也在推进之中,我们测算认为减排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在解决环境治理问题的同时,也带动大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像天然气管网建设、电网增容、铁路专用线建设、热力管网建设等都是重大投资项目,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改善空气质量,是双赢的。

对于现在查出来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今年部长“四不两直”下去以后,现在全国都在开展这方面的行动。企业把所有治污设施全部开足,会有一部分减排量,另外针对一些低效的或者是无效的治污设施,今年要开展更新行动,这也会带来减排量。

如果在预测的经济增长和减排量前提下,我们还是有信心把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但是现在最难把握的是气象条件,一季度就是超过我们的预期,而且预计今年秋冬季气候形势将从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变,不利于冷空气活动和污染扩散,对我们减排量的抵消作用是多少,现在还不敢说,有不确定性。但我们以更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增量和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信心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