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臭氧成为夏日首要污染物

PM2.5人人喊打,而随着夏天来临,光照强烈,专家提醒我们要注意另一个与PM2.5一样具有危害的重要污染物——臭氧。 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显示,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气温升高,PM2.5和臭氧交替成为首要污染物。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表示,这种“复合型污染”是夏季空气质量的特点之一。 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因此而得名“臭氧”。臭氧污染的生成与气温密切相关,主要是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如强烈日光、无风或微风等情况下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其分子式是O3。 很多人会奇怪,大气中的臭氧层能阻止紫外线,保护人类免遭直接辐射,为什么又成了污染物呢?专家说,能保护我们的是距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臭氧层,而不是在我们周围游离的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用于食物、饮用水等的净化、消毒灭菌,但如果浓度较高,对的眼睛、皮肤、呼吸系统都会有一定的刺激,导致头痛、呼吸障碍等。 按照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臭氧的前体物是56种挥发性有机物。而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非常复杂,它来自于燃料燃烧、餐饮油烟废气、工业废气,因此臭氧污染物还是源于人类的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污染物的重要污染源。臭氧和PM2.5均为灰霾和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元凶。 去年公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把污染物监测因子从3项增加为6项,臭氧也是其中新增的指标。如今,这种新的污染因子出现“抬头”迹象,专家认为应引起足够重视。 臭氧和PM2.5具有易迁移性,污染物生成的地方未必是浓度最高的地方,给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增加了难度。环保专家表示,切实有效的方法是采取区域大气治理联防联控措施和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措施。 专家还指出,由于太阳光照能促进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臭氧,因此一般来说,一天当中从早上开始,随着气温升高、紫外线增强,臭氧浓度会不断增加,在中午1点左右出现峰值,之后处于高值稳定状态,下午3点左右达到最大值,到傍晚5点左右随着辐射减弱开始下降。儿童、老年人及心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应避免在臭氧浓度高的时间段长时间、高强度地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烈日高照的夏季,以防止受到这种污染物带来的伤害。当臭氧浓度超过了100微克/立方米,在家待着或许是比较好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