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蛤蜊多”“赶的是人海吧”“蛏子生长速度已经跟不上这么大量的游客需求了”……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期间,不少网友的赶海经历让他们在网上不吐不快。海滩上,游客扎堆寻蟹挖贝、海获难寻的场景,与他们想象中的逐浪浅滩、海获大丰收全然不同。长期以来,赶海是许多地方人们赖以为生的生计劳动。近年来,它逐渐成为公众喜爱的休闲活动,是一场游客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但专家提醒,要避免无节制或超负荷的休闲赶海让生态遭受破坏。
休闲赶海有多火?
休闲赶海,火了。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仅“赶海”和“赶海生活”两个话题中的视频,就分别拥有570.3亿次和50.2亿次播放量。而在另一短视频平台上,一位UP主凭借300余条赶海视频,圈粉超400万人。
网络上,人们分享自己的休闲赶海经历,能抓蛏子螃蟹、能拍出的图文故事,吸引更多后来者在夏季共赴大海之约。不少旅行社也顺势推出了“滩涂赶海抓蟹”的自由行、一日游等项目,包车接送大批游客到海边,并分发赶海工具和服装,一起“挖呀挖”。
专家分析,休闲赶海越发受到欢迎,说明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逛景区、买特产等传统旅行方式,而对旅游目的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特色文化都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一些地方,休闲赶海的游客为当地带来了额外收入,当地人担当赶海向导、从事海获烹饪加工等,忙碌而充实。
赶海“网红地”有新烦恼
不过,一些休闲赶海目的地的“新烦恼”也随之而来。
有的,人满为患。在海南,去年国庆假期,海口市北港岛赶海者挤满海滩;去年9月,位于临高县的临高角旅游区则由于赶海人数太多,临高海岸派出所不得不出动巡逻队保驾护航。
有的,遭遇挖捕无度。例如,一些游客为了捕捉蛏子,向蛏子洞穴倾倒食盐,一个人可能就要使用三四包食盐,人流量大的情况下,倾倒在海里的食盐总量颇大。同时,还有盐袋、铲勺乱扔等垃圾问题。
更有甚者,累及重要生境或保护区。游客受社交平台的推荐引导或是无意中进入保护区,进行大面积挖掘,对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例如,2019年5月,作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遗鸥的栖息地,天津滨海新区八卦滩一度游客“爆棚”,数以千计的游客在此大量采挖蛤蜊,致使遗鸥的主要食物被挖走。2021年夏天,福建省厦门市黄厝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上万游人来此赶海挖花蛤,给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压力。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积极介入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八卦滩滩涂和文昌鱼自然保护区才逐渐恢复平静。
海南观鸟会会长程成曾对媒体表示,“毁灭式赶海”会污染海水,伤害如鲎、珊瑚礁等海洋濒危物种,加重生态负担。
如过度捕捞鱼虾蟹等海洋生物,不仅对海洋生物本身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其他生物生存,如鸟类的食物变少、觅食时间不足,进一步造成生物链断裂,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大批公众同时进入沿海自然湿地,还会破坏湿地动物的栖息地。此外,竭泽而渔还可能导致当地渔民的渔获减少,收入降低,影响生计。
游客赶海如何实现环境友好?
休闲赶海,如何找到生态、生活、生计之间的平衡?
专家表示,公众休闲赶海要远离自然保护区,同时,在保护区之外,也要遵循适度原则。
去年,海南观鸟会、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等12家机构,共同提出十条“生态赶海”行动倡议。
其中提到,以自然观察、拍摄为主,尽量不伤害海洋生物;轻翻石头,将翻动的礁石等复归原位;不带走鲎、虎斑宝贝等保护生物;不使用化学制剂(食用盐)、电以及电动工具;在海草生长区,不使用钉耙等工具伤害海草;不扎堆赶海,留给海洋休养生息的时间等。
同时,建议爱护环境,带走自己的垃圾,主动捡拾废弃渔网等海洋塑料垃圾;提倡物理防晒手段(穿长袖、戴帽子),减少使用防晒霜;尊重当地社区民俗文化,不打扰社区生活。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指出,要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除了“少拿多看”,在拾捡生物的大小规格上,也应“抓大放小”,避免影响物种繁殖。慎重选择赶海工具,提倡徒手捡螺贝,将对滩涂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若误抓保护动物,务必及时放归。
此外,多位专家呼吁制定相关行业规范,避免“先乱后治”。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在非保护区沙滩赶海,应当进一步规范完善相关措施,合理促进发展。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认为,对于新型旅游业态的兴起要提前科学谋划,规划布局,可以把赶海对标休闲渔村和景区的行业标准去管理引导,同时纳入旅游市场管理中。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理事长周志琴也认为,制定行业规范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