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发泡餐盒绿色有毒是个问题

    8月24日上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联合召开说明会,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拨乱反正”。两家单位指出,我国现在广泛应用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发泡塑料餐盒,属于安全无毒无害产品,被认定为绿色产品,可以放心使用。(8月24日《北京晚报》)

而同一天的《生命时报》却报道说,一次性发泡饭盒危害健康。我国环境化学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餐盒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埋在地下100年都不会分解。工商等国家相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的生产。

都是权威专家,得出的结论却相勃。一次性发泡餐盒到底是绿色产品,还是“隐性毒药”?是该“拨乱反正”,还是从源头上遏制?这真是个问题。

中国产学研与中国塑加协给出的理由是,“二噁英”产生的主要条件之一是含苯环物质和含氯(溴)、氧一类有机化学物在370℃至440℃高温条件下焚烧。而一次性发泡餐具生产和使用过程不具备上述条件,因此与二噁英无关。另外,关于65℃以上使用会释放出苯乙烯单体的问题也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因其解聚温度需高达280℃以上,软化温度也需110℃至120℃,因此用发泡餐盒盛装热饭菜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一次性发泡餐盒受热后不会产生“二噁英”、也不会释放出苯乙烯单体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有一点中塑协没有否认,这便是“只要采取正确的回收方法”,问题恰恰就在这里。目前社会上销售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多是由当地周边一些小工厂和小作坊制作的。使用的原料也都是低价回收来的废塑料,包括医用垃圾、废旧光盘、减震材料、工业包装等,这些垃圾本身有许多灰尘、细菌,生产过程中还会加入大量工业级碳酸钙、荧光增白剂、滑石粉等有毒有害材料,这些有害物质本身对就会造成危害毒。今年8月,广东已查处22家企业用废旧塑料生产一次性餐具。有调查显示,北京市一次性餐具每天用量为200多万只,其中存在质量问题特别是卫生安全性问题的高达59%。中国产学研与中国塑加协怎么能如此肯定地说我国现在广泛应用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可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