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称“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称,厦门市等14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其中,厦门市新增资源量完成档位为260%,在同批试点城市中最高。
记者从市环卫中心了解到,2015年6月,三部委批准厦门市成为国家第五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试点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分别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从无到有不断推进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有力保障了餐桌安全,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规范化管理
从源头规范排放行为
餐厨废弃物,也称餐厨垃圾或泔水,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传播细菌,还会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滋生出“地沟油”“泔水猪”等一系列危害食品安全问题。
从2015年试点工作开始以来,我市不断强化源头管理,规范餐饮单位排放行为。
2018年9月,市政府颁布实施《厦门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规定餐厨垃圾产生者应当将餐厨垃圾交由具备收运资质的收运单位收集,自行处理餐厨垃圾的餐饮企业要向主管部门备案等。
市区两级环卫部门、交通部门、部门等不定期暗访检查,加强对餐厨收集过程的宣导和执法,如发现不合规处理餐厨垃圾的餐饮企业或个人,立即要求整改。
我市通过多措并举,有效切断了餐厨垃圾回收的灰色利益链,减少了餐厨垃圾随意排放现象,如汤液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导致排污管道堵塞及产生令人不快的气味;从源头上遏制了“泔水猪”和“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有力保障了厦门市民的食品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
据统计,全市共有4500多家餐饮企业纳入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全市平均餐厨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达到88.6%。
“公交化”收运
专业队伍定时定点收
近日上午,在莲前西路一家单位食堂门口,一辆密闭式餐厨垃圾收运车准时停靠在固定位置,车上下来的两位收运员,采用“桶车对接”的方式,熟练地将三桶餐厨垃圾倒入车厢内,随后驶向下一个收运点。
《厦门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对餐厨垃圾的收运做了相关规定,如收运单位要使用专门的收运车辆,实行密闭运输,并保持收运车辆整洁,不得泄漏、遗撒和倾倒;按照规定路线在24小时内将收集的餐厨垃圾运输到处理场所等。
在我市,餐厨垃圾收运工作由各区国企负责,每天都有上百部餐厨垃圾收运车,像公交车一样,按照相对固定的收运线路、收运时间去运送“乘客”——餐厨垃圾。
据介绍,目前,我市建成了配置129部专用餐厨垃圾收运车,360多名专业收运作业人员,具有91条餐厨废弃物收运线路和2800多个回收网点的餐厨垃圾回收体系,建立了由区属国企承担的“定时”“定点”收运作业模式,并不断完善收运体系的运营补贴机制。
资源化利用
实现“变废为宝”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用在餐厨垃圾上也同样合适。
全市各区收上来的餐厨垃圾,统一被运输到位于翔安东部固废中心内的瑞科际生活垃圾资源再生示范厂处理。
瑞科际餐厨垃圾处理线是引进瑞典先进的耦合机械、生物和湿化学的综合性垃圾资源化工艺系统,日处理能力达500吨。处理系统通过破碎、疏解等,分离出来的有机浆液,通过有机质厌氧消化工艺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用来发电,沼渣和沼液则制成有机肥,而中间提炼出来的油则变成生物柴油。
瑞科际公司沼气发电满足自用后外售电网,粗油脂外售给有资质的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通过这一系列工艺,餐厨垃圾中90%的成分能变废为宝。
为应对餐厨垃圾产量不稳定性及人口增长和收运覆盖率提升促增的餐厨垃圾集中收运量,我市提前开始筹划餐厨垃圾处理兜底项目建设,现已开工建设一座规模为400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
智慧化监管
作业过程全程可视
为加强对餐厨垃圾的监督管理,我市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执法等监管措施。
市环卫中心建立了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并逐步完善餐厨垃圾网上申报、电子联单、数据汇总上报等模块,同时,餐厨垃圾收运车辆全部装有车载GPS定位系统,运用GIS等技术,对源头收集桶内餐厨垃圾状况、收运过程、卸料场景等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从源头产生到末端处理的无缝全面监管。该平台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在2017年度中国智慧环卫优秀示范评选中获得“智慧环卫政府应用奖”。
我市还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严肃查处随意倾倒、私收滥运等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将餐厨垃圾的收运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和环卫主管部门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 “绩效奖惩激励机制”的依据;引入第三方考评,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收运单位及餐厨垃圾处置场所等分别进行全面客观的考评。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我市现共有收运车辆129部,发放餐厨桶1.7万余个,收运线路91条,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处理能力500吨/日,日均收运处理量 约450吨。在2020年底,实现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率85.1%,收运体系覆盖率88.6%,资源化利用率100%,设施正常运转率98.9%,超额完成了三部委下达的192吨/日的收运目标任务,达到国家要求,通过国家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