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严重雾霾三问除了忍受和等待还能做点什么

    新华网哈尔滨10月23日专电(记者刘景洋)23日,笼罩在哈尔滨上空多日的雾霾有所减轻,很多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雾!这场罕见的环境事件给人们带来了警示,也留下了许多疑问和反思。

雾霾能否有效监测、提前预报?

事实:哈尔滨市环保局在官方微博表示,对于此次雾霾,18日就已经启动应急预案。但直到21日早雾霾侵袭,哈尔滨市气象局才向公众“首发”了霾的预警。当日,航空、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大面积取消、停运或晚点,全市中小学临时通知停课,许多学生到了学校又返回。

疑问:有关部门是否具备提前预报雾霾天气的能力?预案为何与气象部门的预警不同步?职能部门之间是否通气或有联席应对机制?遇严重雾霾天气,能否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谁来发布?按标准规定,到什么级别时,公共交通可以停运、中小学可以停课?

烧秸秆对雾霾“贡献”多少?

事实:哈尔滨市环保部门的解释称,严重雾霾的形成与不利气象因素、焚烧秸秆产生烟尘、供暖煤炉陆续启炉等三方面原因叠加有关。一些把“焚烧秸秆”解读为此次雾霾的主要原因。然而,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规定和文件对焚烧秸秆进行规范、禁止。黑龙江省环保厅2012年11月就曾下发通知,禁烧秸秆。

疑问:是否针对周边地区焚烧秸秆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监测?如何更为科学地判定焚烧秸秆对城市雾霾的影响?如何科学引导农用秸秆还田新技术?对因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是否该追责?

除了忍受和等待,还能做点什么?

事实:雾霾来袭,大家只能尽量躲在室内,默默忍受和等待,其实,严重雾霾天气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并非焚烧秸秆、开栓供暖等单个原因造成,机动车的大幅增加、尾气排放剧增,企业违法排污、露天烧烤等也是常见的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

疑问:是否应建立起政府多部门分工明确、流畅可靠的空气污染事件应急机制?能否更加严格进行环境执法,尽快搬离居民多年反映强烈的市区内重点污染企业?

提出这些疑问和思考,我们希望有关部门总结此次雾霾的经验教训,摒弃“傻大黑粗”的发展方式,制定更有针对性、更流畅快捷的应急预案,从而在下次极端天气来袭时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