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获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称号

    (通讯员李艳荣) 近日,从乌苏市农业局传来喜讯,经国家标准委审核,乌苏市获批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是全国获批的39个县市之一,也是全疆2个获批县市之一。

近年来,乌苏市高度重视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将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政策促动、龙头带动、基地推动、品牌拉动”战略,加快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1年,乌苏市申报的“亩产150公斤皮面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12年开始,连续两年在全市建立了2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确保每个乡镇都有标准化示范区,每种农作物都有标准化示范区。

在示范区中,乌苏市加强了地方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应用,共推广示范技术标准24项。各示范区农作物长势长相明显优于其他农田,新品种、新技术全面集成推广应用,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车排镇作为乌苏市的高产棉花示范区,农民广泛采用测土配方、膜下滴灌、密植栽培等技术,吃到了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甜头”。

乌苏市车排子镇哈拉苏村村民徐国俊就是示范区的受益者。他说:“示范区集中管理比较好,统一滴灌施肥,可以节省肥料;遇到虫灾,统一把农药放在水里,节省用药。”

如今,在示范区建设的带动下,乌苏市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承担建设了农业部6个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任务,均完成了创建目标。建立高产攻关田 19 个,遴选培育科技示范户1349户。全市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72万亩,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综合应用面积80万亩。

乌苏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沈建知说:“2014年,在稳定22个标准化示范区和14个养殖小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大标准化的普及率和宣传率,提升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最终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早日实现乌苏市农业现代化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不断实施农业综合标准化进程中,乌苏市还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为技术支撑,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业监测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全市的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全市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县项目实施期为2014—2016年,通过三年建设稳定完善2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标准化养殖小区,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辐射带动90万亩。发布地方标准60项以上,通过项目实施,标准化入户率达到100%,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农民连续三年增收10%以上,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为早日实现乌苏市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