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需要艰苦奋斗

今年10月,上海市临港新片区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正式开通。图为线路所采用的氢能源公交车,该车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10月,上海临港新区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正式开通。 图为该线路使用的氢能源公交车,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7日,新华社受权发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意见提出,到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步下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基本实现。

近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了一份新报告。 报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整体空气质量连续七年显着改善。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主任付璐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结构调整、终端管理、科学支撑相结合。 在下一步治理中,中国发布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路线图将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带来利好。

后期大气治理难度加大。 在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下,碳减排已成为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重要途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熊华文表示:“2020年之前,我国将重点改善空气质量带动二氧化碳减排;随着碳中和目标中,未来将更加重视二氧化碳排放,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

清洁供暖改造持续推进

秋冬季节,暖气和洁净的蓝天不容错过。

昨天,我国正式进入冬季。 随着北方采暖季的到来,大气污染防治也进入“艰难模式”。 据历史监测,2017年至2020年,全国PM2.5超标天数和重污染天数约90%发生在秋冬季节。

燃煤取暖是秋冬季空气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 一边是人间的冷暖,一边是干净的蓝天。 两端都不能错过,这对秋冬季的空气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改造工程是缓解秋冬季空气污染恶化的重大举措。 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56.8%,煤电装机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 据专业研究机构分析,近年来,压煤措施对二氧化硫减排的贡献率超过80%,对直接PM2.5减排的贡献率超过50%。

不久前,河南省许昌市收到2.4亿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 作为全国第四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许昌市将连续三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资金拟用于农村清洁取暖及品质提升工程,实现10.6万户农村家庭安装空气源热风机等设备的目标。 这种热风机不需要烧煤,只需要少量的电力,而且不排放污染气体。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实施期限至2025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重点支持范围。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先锋表示,2021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中已专门安排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已全部下达地方政府,下一步全年运营补贴即将发放。 各地要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政策,重点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特困群众。

为治理秋冬季大气污染,北京率先加快能源结构优化,减少煤炭燃烧。 2020年,煤炭消费仅占北京能源消费的1.9%。 五年前,这一数字高达13.7%。

今年,北京门头沟、密云、延庆三区5.4万农村居民接受了“煤改电”配套电网改造。 数十个社区实施供热管网改造,建设供热中心能源综合利用工程。 数据显示,通过“煤改电”、“煤改气”,北京已完成约3万蒸吨燃煤锅炉改造,淘汰燃煤机组超过270万千瓦,新增7台以上新建燃气机组100万千瓦。

然而,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并不是一地之力就能实现的。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刘金平表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并不遵循地理行政边界的划分,而是与季节性气候变化和气盆地呈现混合动态。 以北京为例。 周边地区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平静、高湿天气和偏南风带来的区域传导效应,很容易导致连日来持续的霾天气。

区域联防联控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必由之路。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吴先锋表示,今年秋冬,主要目标是减少重污染天气、降低PM2.5浓度,打击范围将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的59个城市,还有汾渭平原。 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汾渭平原约2500万户家庭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今年将完成约348万户。

全国有2956个遥感监测点

精准识别协同管理应对移动污染源

截至去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仍居国内城市之首。 超过600万的庞大数量,给北京的空气管理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根据最新的PM2.5源分析结果,目前北京PM2.5源中60%是本地排放,其中移动源占比最高,达到46%。 10月2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专门召开流动源治理新闻发布会。 会议宣布,“京6B”汽柴油地方标准等政策将于今年12月正式实施,进一步削减移动源污染物。 部分。

不仅是北京,《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度报告(2021)》显示,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与其他源相比,移动源难以管理的原因之一是监控成本太高。 “由于排放设施的流动性,监督管理难度较大。”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王灿发表示,“车辆在不同的速度、工况下,监测结果不同,存在排放监测的复杂性。”

以污染大户黑烟车辆的监管为例。 过去,我们依靠公开报告和定期检查,费时、费力、效果不佳。 直到“智能识别捕捉系统”等新技术改变了这一状况。

10月21日下午3时45分,一辆大货车拖着黑烟驶过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一条主干道附近。 几秒之内就被系统捕捉到了。 作为仅次于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第二多的城市,成都已在全市重点路段安装了13套黑烟车辆电子捕捉系统。 当地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持中心工作人员曾晓丽介绍说,这是一套集视频采集、车辆检测、黑烟尾气抓拍录像、GPS定位、智能分析。 前端设备可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并标记可疑车辆,然后传输至后端平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放监测中心副主任尹航表示:“精准污染治理的前提是首先要有准确的排放基础,才能提高污染防治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2956个遥感监测(含黑烟捕捉)点位建设,为污染治理提供了极大便利。

移动源码治理的另一个难点是跨地域管理。 王灿发举了个例子:“其他地方的卡车排放标准低,符合当地的标准,但到了北京就不一定了。” 为此,京津冀建立了超标车辆黑名单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一旦发现车辆排放超标,将重罚并督促车辆整改。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谢金凯表示:“此前数据无法获取,部分车辆仍在道路上行驶,排放超标,持续污染大气环境。”

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消除移动污染源需要不断优化车辆结构、推动新能源替代。 上个月,北京发布的《北京市氢能源产业发展实施规划(2021-2025年)》中提到,依托冬奥会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将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实际使用。

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减少汽车的使用。 近年来,各省市相继试点绿色出行普惠制,开放绿色出行平台。 公众绿色出行将产生碳减排量,最终转化为个人激励。

个人的力量看似很小,但积少成多。 北京绿色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兰表示,在“双碳”背景下,个人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污染物值越低,减排难度越大。

科技将是解决“双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目前,虽然雾霾天还不可能完全消除,但蓝天越来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2020年第四季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9个城市和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同期下降39%,下降幅度很大。 北京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30+”,距离国家标准仅个位数差距。 但污染物值越低,减排难度就越大。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表示:“随着大型工程治理任务的完成,减排空间大幅压缩,减排速度放缓,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精细化管理和社会共治的关键阶段。 ”。

11月2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双碳”治理论坛在上海举行。 “技术是解决‘双碳’问题的主要途径”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近年来,各种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国内减排减碳,为空气管理提供了便利。

在大气监测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已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大气监测网络。 在天空中,卫星提供大气质量的宏观监测。 空中则利用无人机、视觉雷达等对局部区域进行日常监控。 地面上有近2000个国控大气监测点和3000多个区县监测点,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区县。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监控网络日益数字化、智能化。

不可否认,我国减排、减少碳排放的任务依然艰巨。 但“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更多低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李海生表示,构建低碳技术支撑体系,关键是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助力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驱动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近日公布的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不少奖项都与低碳环保相关。 例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纳米受限催化”项目,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做出了贡献。 在一些以煤炭为原料的能源转换和材料合成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显着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解决了当前钢铁、建材等行业的减排难题。 该项目研发的脱硫除尘、低温多污染物吸附再生关键设备及处理工艺已在部分钢铁、水泥等行业进行示范。 经该技术处理后的烟气排放可满足全球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指标。 。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表示,争取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将倒逼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质量协调改善。 到2035年,如果气温上升能够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大约可以减少四分之一的PM2.5排放量。 (本报记者 王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