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持续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升级,通过提高成品油质量、广泛使用天然气、大宗煤炭管理、清洁高效等措施,努力提高能源利用质量和效率煤炭的利用。 我国能源供给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能源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潜力巨大。
不断优化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是能源工业发展的“必修课”。 近年来,化石能源领域不断实践探索,调整发展布局,大力提高能源利用质量和效率,深化低碳经济道路。 在推进“减油增气、减煤增气”的同时,优化煤、油利用,助力治理大气污染,把建设美丽中国从梦想变为现实。
油品质量升级促进大气污染防治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油品质量监管,车用燃油环保标准逐步提高,有效控制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符合国家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提出抓紧启动第六阶段国家汽柴油标准(国六)制定工作推动成品油质量升级。 2016年1月1日起,东部地区11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全面供应符合标准的车用汽油(含E10)国五标准。 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包括B5生物柴油)。 2017年1月1日起,符合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将在全国全面供应。 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 柴油染料。
2017年3月,原环保部等四部门与北京等六省市联合印发《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2+26” 2017年9月底前,全部城市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油和柴油。 这意味着这些城市将率先使用国六标准油品。
为配合国家提升成品油质量,石油企业加强成品油供应管理。 2017年7月,中国石化“2+26”城区11家炼油厂全部完成国六油品质量升级,比国家要求提前三个月。 中国石油提前谋划,制定了成品油质量升级详细实施方案。 通过落实装置产能、加强协调、优化生产等措施,确保符合国六A标准的汽柴油按期供应。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同时停止销售低于此标准的车用汽油和柴油。 。
为规范成品油经营行为,各地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加强成品油生产和流通监管。 2020年4月至9月,江苏省开展成品油质量效益提升行动,通过执法检查、产品抽查、查处违法行为、推进质量共管等方式,重点加强成品油质量效益提升行动。车用汽油的生产和销售、车用柴油、船用燃料油等成品油的质量监督。 山东省在国内率先实现油品质量快速筛查,引领了我国油品快速检测技术的进步。 通过新技术应用,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了成品油仓储、批发、零售企业监管检测100%全覆盖。
煤炭利用更清洁、更高效
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方法生产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和清洁燃料的工业。 我国油气资源有限,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 不过,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 现代煤化工的合理发展对于增加石油、天然气和石化产品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依托现代煤化工建设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促进新技术产业化。 完善技术装备支撑体系,增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新疆准东四个现代煤化工示范区的规划布局。
“十三五”期间,鄂尔多斯、榆林、宁东、准东等地煤化工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鄂尔多斯大鲁工业园采用行业领先的工艺技术,将煤化工厂产生的浓盐水通过石灰软化澄清、变孔过滤器过滤、二级膜过滤等装置进行处理,实现水资源充分回用,获得工业效益。 级氯化钠和硫酸钠产品用于出口。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建设煤基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 一期项目主要生产煤基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 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年产20万吨甲醇装置和20万吨精细化学品。 1,4丁二醇装置、40万吨电石装置已全部投产。 榆林市通过引导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群升级,整合企业创新资源推动煤化工技术升级,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化,共同推动煤化工高端发展。升级。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煤制油、煤制烯烃实现工业化生产,成功搭建了煤炭向石化产品转化的桥梁。 化工产业已成为基地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燃煤电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电结构、采用先进节能技术等实践探索,不断挖掘降低燃煤发电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潜力。
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2020年化解煤炭产能过剩要点》,提出2020年底全国煤电装机容量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统筹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机组改造。
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超额完成“十三五”煤电去产能目标,关停落后煤电机组3000万千瓦以上,将煤电装机容量控制在年内11亿千瓦。 “十三五”期间,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机组达到8.9亿千瓦。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规划院研究员王晓晨表示,近年来,我国燃煤发电行业大力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推动“更大和更小”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建成全球最大的洁净煤供电系统。
王晓晨建议,今后在巩固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烟气中多种污染物高效一体化协同治理,提高煤电机组烟气治理水平动力装置; 加强智能电厂建设,提高燃煤电厂综合效率。 运行效率; 指导自有电厂超低排放升级改造,落实节能减排要求。 同时,加快燃煤电厂低能耗碳捕集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提高规模碳捕集能力和综合碳捕集效益。 未来,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和“双碳”目标下,燃煤发电将逐步从电力主体向产能主体转变。 加快煤电机组柔性化改造,推广北方重点地区供热机组使用。 热电解耦增强清洁能源吸收能力,从而推动电力系统绿色低碳发展。
天然气利用范围不断扩大
“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天然气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断提升,天然气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 。
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要遵循“产供储销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统筹规划、市场引领”、“有序落实保障民生政策”。 规则。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用气保障能力,天然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天然气产量连续四年增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预计2020年将突破1860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期内,4条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已基本形成。 新增天然气日供应能力近1.5亿立方米,新建天然气管道2.6万公里,资源配置能力显着提升。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在一次能源领域,“减油增气”的意义在于,天然气比石油更清洁,污染物排放更少。 目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 保障能源安全的使命也要求“减油增气”。 天然气在我国当前能源消费中占比较小,发展空间较大。 增加天然气的利用率将有助于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 “减油增气”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领域的基本发展方向。 我国近年来持续推进控油工作,但进展艰难。 近年来,燃油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每年超过2000万辆,拉动成品油消费增长。 预计国家将加大控油力度,但值得注意的是,石油消费与汽车行业息息相关。 如果电动汽车产业不能实现快速发展,控油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
在优化一次能源利用结构方面,我国在大量利用天然气的同时,也做好了散煤的管理工作。 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是实现煤耗减量替代和散煤综合治理的有力抓手。
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基本淘汰每小时蒸汽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锅炉、商用炉灶、粮库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的烘干机等。 干燥设备等燃煤设施原则上不再新建容量35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容量35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每小时少于10蒸汽吨。
我国燃煤锅炉(窑)替代改造成效显着,重点地区每小时35吨以下燃煤锅炉已基本淘汰。
北方清洁取暖是民用散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2月,十部门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提出牵头推动“2+26”重点城市实施清洁取暖。 随着散煤管理不断深化,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已扩大至43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汾渭平原推动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平原地区,而山区等偏远地区则发挥洁净煤的作用。
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达到60%以上,替代大宗煤炭1.4亿吨以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