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央视报道称,水污染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污染事件屡见不鲜,如何保证家人的饮水安全?”
面对这样的消息,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水到底怎么了? 面对水资源污染,越来越多的人转向瓶装水作为第一饮用水,瓶装饮用水行业也在发生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水资源现状以及对饮用水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
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1、全球水资源处于紧缺状态
地球上储存的水量为138.6亿立方米。 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再加上新水资源的产生,似乎可以让我们免去“水忧”。 然而,近年来,有关水资源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 ,不得不让我们更加警惕。
2016年,NASA对地球水资源进行了分析,发现水资源正在慢慢减少。 水资源短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地球上水资源那么多,为什么会缺水呢?
首先,虽然地球储水量丰富,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仅占总水量的2.5%。 此外,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限制,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体淡水等至今难以直接利用。 因此,真正能够开发利用的淡水总量仅占全球总量的0.34%。 水量的万分之一。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近40%的国家面临缺水危机。 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世界近一半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地区。
2、水污染严重
每年,超过420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世界各地的河流、湖泊和海洋,污染5.5万亿立方米淡水,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在我国,只有不到11%的人饮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而高达65%的人饮用的是浑浊、苦涩、含氟、含砷、工业污染、传染性的水。
2亿人喝自来水,7000万人喝高氟水,3000万人喝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喝高氟水,1.1亿人喝高硬度水。 全世界每年约有 2500 万人因饮用不干净的水而死亡。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水资源目前面临三大危机:
首先,水太少。 虽然中国总体水量不小,但人均水量不够;
第二,水太多。 这并不矛盾。 这里的水是指洪水。 近年来,各地暴雨引发洪涝的新闻屡见不鲜;
三是水太脏。 首先水就很少,而且还很脏,所以人们不能使用它。 ”
二,
水污染环境下
催生饮用水行业的一场革命
1. 纯净水——在“危险”环境中提供安全需求
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就无法喝足够的水,脏水还会导致各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80%的疾病和全球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质量不佳有关。 因饮水质量不良引起的疾病有50多种。 水中的重金属化学污染仅靠煮沸是无法去除的。 是的,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会让我们的身体积累很多看不见的有害物质,从而极大地损害我们的健康。 因此,在这个前提下,饮用水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 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等深度处理的饮用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矿泉水——满足健康需求的安全感
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 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环境下,人们反思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在拥有健康的环境后重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重要性。
体现在饮用水行业,消费者的需求从安全饮用水逐渐提升到健康饮用水。
例如纯净水采用净水技术,经过多层过滤,最后通过IOC渗透膜,彻底去除水中的杂质和致病细菌。 它安全、无毒、无污染。 可以说安全系数非常高。 但同样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纯净水的净化过程也去除了原水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无机盐,呈酸性。 长期饮酒会影响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影响神经和肌肉。 并且多种酶的活性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
因此,取自地下深处、流经岩石、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具有严格水源环境要求和开发门槛的天然矿泉水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
尽管一些大品牌的纯净水仍然在饮用水排行榜中占据重要位置,但瓶装水销量的增长速度表明,消费者心目中的天平不可避免地偏向于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
2021年,中国瓶装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并继续以8%-9%的速度增长。 矿泉水销量同比增速最高,达到43%,远高于纯净水。
目前,我国人均矿泉水消费量仍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以我国目前矿泉水产量计算,人均年矿泉水消费量仅为1.5升,相当于意大利人均消费水平的1%。 如果人均消费量增加1升,矿泉水产量将比目前增加三分之二。 毫无疑问,天然矿泉水市场在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悲惨”的水环境
优质水越来越珍贵
《中国公共卫生饮用水蓝皮书》提到,61%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使用瓶装水(纯净水和天然矿泉水)作为日常饮用水,而只有25%的消费者使用自来水或纯净直饮水作为日常饮用水。饮用水。 和12%。 瓶装水因其安全、健康的特性,预计将进一步取代自来水成为日常饮用水。
也就是说,消费者饮用水方向的变化决定了瓶装水行业必然会更加繁荣,这对于很多水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水源决定水质,一切科技手段都无法改变水源的“基因”问题。
消费者对健康饮水的强烈需求,倒逼自来水企业聚焦水源,水源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及早部署优质水源,保护和管理水源,考虑长远利用和未来发展,是自来水公司的必修课。 谁能抢占好水源,谁就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结束语: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开辟了水资源竞争模式。 尤其是近年来,每当提到“好水”,就必须提到水源优势。 从农夫山泉到百岁山,从恒大冰泉到5100,包括时下热门话题的元气森林“幽美”,以及新疆阿勒泰市打造的天然低氘水“雪都冰泉”,都强调源头水。 缺乏。 就连纯净水巨头西宝、娃哈哈也不得不顺应市场,开始“抢地盘”。
普通饮用水的竞争是价格和渠道的竞争,高端水市场的竞争是优质水源的竞争。
尤其是在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环境下,只有拥有好的水源,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