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天下兴衰,匹夫有责。 现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今天小客给大家科普一下:空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空气污染的原因
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平均停留时间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空气污染物一般分为两类:
一次(一次)污染物,即从污染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
二次(二次)污染物是大气中一次污染物发生热或光化学反应的产物。 后者往往危害更大。 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大气中的人为污染有两个主要来源。
1、生活污染源:人们因做饭、取暖、洗澡等日常需要,在炉灶、锅炉等中燃烧化石燃料,烟尘和SO2排放到大气中。 它们体积大、分布广、排放水平低。 其特点及其危害性也不容忽视。
2、工业污染源:包括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等高耗能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以及各种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如焦化厂排放的H2S、苯酚、和苯进入大气)。 、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有毒物质; 各种化工厂向大气排放刺激性、腐蚀性、有臭味或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 化纤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H2S、NH3、CS2、甲醇、丙酮等)以及各种矿物和金属粉尘。
空气污染的危险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植物生长质量、造成天气气候异常。 大气污染必须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否则将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类需要呼吸空气来维持生命。 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0,000次,吸入15至20立方米的空气。 因此,污染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 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和生理功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疾病。
当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很高时,可引起急性污染中毒,使症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导致数千人死亡。 事实上,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长年呼吸这种被污染的空气也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2)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硫和氟化物,对植物危害很大。 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造成急性危害,引起植物叶片表面病变,或直接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造成慢性危害,导致植物叶片褪绿。 或表面无明显有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植物产量下降、品质恶化。
(三)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气候的影响非常显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
工厂、发电站、汽车和家庭供暖设备向大气排放的大量烟雾和灰尘颗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阻挡了阳光,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
② 增加大气降水:
大型工业城市排放的许多颗粒物充当水蒸气凝结核。 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降水条件与其配合时,就会出现降水天气。 大型工业城市的下风向地区降水较多。
③酸雨:
有时,从天而降的雨含有硫酸。 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被氧化形成硫酸,并随着自然降水而落下而形成的。 硫酸雨可破坏大面积森林和农作物,腐蚀、破损纸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使金属防锈涂层变质并降低其防护作用,并对建筑物产生腐蚀和污染。
④提高大气温度:
在大型工业城市上空,由于大量废热排放到空气中,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比周围郊区要高。 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上被称为“热岛效应”。
⑤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碳起着主要作用。 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排气管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中,大约有50%残留在大气中。 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导致地面附近的气温升高。 这称为“温室效应”。 粗略估计,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温度可升高0.5至2℃。 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温度可增加1.5至6℃。 有专家认为,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加,北极和南极的冰层将在几年内融化,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面对雾霾,我们该如何应对?
当雾霾再次来袭时,生活在成都的每个人都将既是空气污染的“受害者”,又是空气污染的“贡献者”。 防治雾霾,每个成都人不应停留在简单的指责和抱怨上,而应尽己所能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汇聚点点滴滴,形成强大合力,驱除雾霾。烟雾。
如何在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让天更蓝、水更清,如何促进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对于成都来说,这既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也是这座城市的内在要求。 真正的追求。
与去年同期相比,1-10月成都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颗粒物浓度整体下降,优良天数比例整体上升。 具体到各区(市)县空气质量,从PM2.5浓度同比变化来看,各区(市)县均呈现下降趋势。 然而,到了气候条件最差的冬季,雾霾又卷土重来。
不仅是成都,河北、安徽、西安、武汉等省市“遭遇雾霾”的消息席卷网络,一场“治理雾霾”的战役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应对雾霾需要共识
治理雾霾,必须超越和摒弃旧的发展方式和模式,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和生活体系,让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成为共识,引导社会各界形成新的治霾新观。发展、政治成就和新价值观。 富有成效的生活方式。
雾霾治理需形成合力
治理大气污染不仅需要政府主导、企业治理,更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努力。 有人说,开车一天会污染多少空气? 据专家测算,一辆小型汽车每天行驶25公里,消耗2.5升符合“国Ⅲ”标准的93号汽油,可排放二氧化硫0.6克,污染空气约5940立方米。 问题越积越多,污染总量就会越积越多。
任何人都离不开环境保护。
小可也恳请大家理解和支持环保工作,减少个人原因造成的污染,做一些日常可以做的简单环保事,比如:不要让电视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选择公共交通以及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关掉水龙头、充分利用白纸、使用无磷洗衣粉、购买环保产品、实行垃圾分类等。
在同一片蓝天下,每个人都是环保工作的监督者和参与者。 小到个人,他们能够而且应该努力做的就是践行和传播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对于大企业来说,应该努力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接受社会和政府的要求。 监督。 作为政府,应采取一切积极措施,为个人和企业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便利,承担大气治理的公共责任。 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努力,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