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80万辆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不少企业争相布局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新能源汽车也成为引爆资本市场的热门概念。

日前,百度宣布加入整车制造业,其后股价大涨,市值重回800亿美元;江苏莱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月成立,注册资本4亿元,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及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发布150kWh固态电池,广汽集团(股票代码:601238)相继发布了“黑科技”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此前,特斯拉还对外公告称,2021年计划向上海超级工厂附近的一家新工厂投资4200万元生产电动车充电桩,新厂预计每年生产1万个充电桩……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创新高

过去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居全球首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介绍,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产销降幅收窄至2%以内。

具体来看,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总量分别为136.6万辆、136.7万辆,同比累计分别增长7.5%和10.9%。从2001年起,科技部就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为“三纵”,电池、电机、电控为“三横”的“三纵三横”总体研发布局。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时间多次延长,新能源汽车从最初年销量不足万辆到突破百万辆正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加之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计划于2035年实现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还规定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可见,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涨势将十分可观。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预测,新能源汽车将继续迎来高增长,预计2021年销量可达180万辆。

2020年新能源汽车品牌融资金额首破千亿大关

近日,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初,我国在业/存续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共22.7万家,2020年新增注册量达7.6万家,同比增长85.4%。

报告还从公开披露的投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方面揭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行业的变化。

近10年,新能源汽车品牌投融资事件共897起,披露投融资金额3841.1亿元。从融资数量看,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分别以13起融资事件并列为新能源汽车品牌融资第一名;从融资总额看,蔚来汽车以327.8亿元摘得魁首,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来)以309.6亿元位居第二,北汽蓝谷以269.9亿元位居第三。此外,入围TOP10的还有宁德时代、威马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

单就2020年看,不少知名品牌均获得了较大额度的融资,其中蔚来汽车融资最为可观,共进行了5起融资事件,腾讯投资的1000万美元因数额较大成为最引人关注的一起。此外,小鹏汽车、哪吒汽车、智己汽车、天际汽车、恒大国能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商融资金额均上亿元。

除了汽车研发商,相关零部件销售商、充电桩生产商、综合服务商也在2020年获得了资本的加持,融资金额也均在亿元。以动力电池行业为例,宁德时代以12起融资高居第三。

汽车销量的增长从相关企业融资金额的涨幅方面也可窥探一二。报告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品牌融资金额同比大涨159.4%,达1292.1亿元,这是近十年来融资金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汽车产业将提前两年实现碳达峰

报告分析,从近10年融资趋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格局已初步奠定,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北汽蓝谷、理想汽车、宁德时代等品牌凭借强大的实力头拔地而起,“头部效应”显现,吸引了资本源源不断进场加注。2020年,新能源汽车赛道在“困境中”迎来了逆袭,未来这一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继续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未来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同时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发布相关标准等,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就2030年我国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而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称,汽车产业将提前两年、于2028年实现碳达峰目标。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高层论坛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科技先行等多方共同作用,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批国际一流的技术成果,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建立起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明显等问题。王志刚表示,“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要把实现‘从0到1’的突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