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不仅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而且旨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广东深圳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资源回收率达42%; 安徽铜陵、辽宁盘锦等地把废弃矿山变成“无废矿山”“无废油田”“绿水青山”,再发展旅游业,把这里变成“金山银山”山”; 重庆积极创建“无废”学校、社区、机关等,营造共建共享氛围,推动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推动“无废”建设在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区域开展“无废城市”试点,统筹城市发展和固废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于试点已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和一批可推广的示范模式,目前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正步入快车道。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期间,提出推动约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城市建设。
现阶段,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废综合治理改革的有力抓手,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精髓。 一方面,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且利用率不足。 距离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要加大治理力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另一方面,提高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水平,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相结合,有利于推动城市加快形成与新发展相适应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概念。 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事实上,“无废城市”并不意味着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可以作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推广固废源头减少、资源化利用的城市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固废对环境的影响。 这与我国当前城市的治理水平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在全地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目前,浙江已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建设对于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固体废物管理与减少污染和减少碳排放有关。 国内外实践表明,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对碳减排效果显着。 相关组织对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固废管理碳减排潜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工业、农业、生活和工业领域四类固废的全流程管理水平,建设时,可以达到相应国家的碳排放量。 减少 13.7% 至 45.2%。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识、形成合力。 特别要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参与,让“不浪费”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然而,促销策略可以有所区别。 各地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制定实施路线图,落实技术支持、市场培育、资金保障等。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不仅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而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帮助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将让人民群众的绿色生活更加美好。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强。 丰富、更安全、更可持续。
《人民日报》(2022年1月18日第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