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加大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 污染防治 推进全省绿色转型

日前,山西印发《加大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推动全省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对山西省产量大、

堆积大、环境影响大的山西省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金属尾矿、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进行深度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力争2022年实现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等四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1.2亿吨以上。

全文如下:

固废治理_工业固废治理的基金_固废和危废区别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经过多年的发展,山西工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料和化工生产基地,但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基础能源原料比重过大,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不足。煤炭、电力、冶金、焦化、化工五大产业占全省工业的80%以上,这些产业在支撑山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脆弱的突出问题,煤电企业生产过程中煤矸石、粉煤灰、煤矸石、煤矸石、煤矸石、煤矸石、煤矸石、煤灰、煤矸石、煤矸 脱硫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不仅历史存量大,而且新产生的固体废物量还在逐年增加。针对上述问题,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重要讲话的重要指示,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工业废弃物减量化、循环利用、无害化。严格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落实生产者延伸责任,强化工业固体废物企业治理利用主体责任。加大朔州、长治、晋城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试点建设示范建设,发挥创新在基地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大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力度,推动新型绿色产业发展。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活动,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原则

工作目标:围绕全省产量大、库存大、环境影响大的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金属尾矿、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开展深度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力争2022年实现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等四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1.2亿吨以上。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努力在金属尾矿、赤泥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暂时不使用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再开发和安全处置。

主要原则:

以问题为导向。努力从解决我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规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各项工作。

– 技术创新。着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创新,注重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新产品的开发与技术创新,重点开展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应用,为固体废物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 企业实体。强化企业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利用的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固体废物防治利用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推动企业努力逐步吸收历史固体废物,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必须实现“三同时”固体废物利用,加大对企业固体废物产量、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监督管理力度。

– 政府推广。推进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试点示范建设;在固体废物产量和库存量较大的地区,县区要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发展集聚区;对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在土地、环境影响评价、资金、信贷等项目建设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 领导示范。借鉴国家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严格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按照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要求,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体系。各市要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强化固体废物生产企业对环境污染全过程防治的责任,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记录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询性。加强监管执法,将工业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全面推进固定污染源“一证”管理,依法严格监督企业排污行为;建立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未经许可倾倒、堆放、丢弃、散落工业固体废物等违法行为,不及时依法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信息,未采取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保护措施。

(二)推进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坚持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多元利用、集约发展,推动朔州、长治、晋城等国家级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各市要根据本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和处置现状,加快出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和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建立健全与基地发展适应性强、衔接性、合理性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推动怀仁、鹿城、高坪等固体废物产量和库存量较大的县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全面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制定更加灵活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培育和支持一批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科技含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土地、环境影响评价、资金、信贷等项目建设条件等方面给予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优惠支持,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

(三)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力度。我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存在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装备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要加大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固废企业综合利用,重点突破运输距离,提质增效,扩大应用范围,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引进,提高现有工业固废产品质量和档次。鼓励生产固体废物的大型工业企业建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加大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开发工业固废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壮大综合利用产业规模。落实废钢、废轮胎、废矿物油、废塑料、建筑垃圾等行业规范性条件,指导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申请国家行业标准公告,加强行业监管,对公布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根据情况,加强对其建设项目规模、工艺技术装备、生产经营情况的跟踪检查。以行业标准条件和公告管理办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创建“两类”绿色公园。开展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园区建设,推进园区绿化,在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链设计、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营管理等方面贯彻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理念,促进园区产业链完善,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改善园区产业共存生态。充分发挥太原经济开发区、晋中开发区等国家级绿色园区示范效应,推动部分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构建产业生态共存良性发展机制,积极打造绿色园区,力争到2022年实现我省5个绿色园区。发展绿色产业

园区,要着力发展企业集聚、产业生态链接、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加强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要促进园区企业间废弃物资源交换利用,通过企业与园区之间联系共生、原材料互供、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紧紧把握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主要功能区规划的引导作用,根据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强度;要推进园区企业间产业绿色协同联动,拓展不同企业固废协同、能源转化、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功能,促进产业循环发展,探索资源综合利用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五)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展以企业生产过程绿色化为核心的绿色工厂创建活动。推动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品牌绿色竞争力。引导企业建立集资源、能源、环境、安全、职业健康为一体的绿色管理体系,将绿色管理贯穿企业研发、设计、采购、生产、营销、服务等全过程,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推动企业优化制造工艺,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建设改造工厂,集约利用厂区。选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的终端处理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创造良好的职业健康环境。推动一批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活动,力争到2022年我省绿色工厂达到50家。

根据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理念,开发和推广绿色设计产品。在产品开发阶段,推动原材料系统设计的选、生产、销、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可再生率。积极组织我省复合肥、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卫生陶瓷、砌块、陶瓷砖块、家用洗涤剂等产品申报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做好绿色设计产品营销,提高绿色设计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力争到2022年我省绿色设计产品达到30个。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制造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发展生产互补链、延伸链、链增强、强链,灌输绿色供应链理念,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绿色协同协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推动一批煤、电、炼钢、焦化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一批水泥企业开展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促进降解塑料生产和销售,实现绿色共赢。

(六)加大绿色生态创新力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前沿技术开发基础条件平台、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工程开发与检测平台、中小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企研机构合作交流平台,完善平台共享机制,促进资源技术创新集约化利用和集群发展。支持国内外科研机构、国家重点高校、国外知名高校入驻我省研发机构,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办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带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加强与省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发展大型工业固废、赤泥等难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的高值化利用,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促进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核心竞争力。

4. 保障措施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各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发展是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重要讲话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创新、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组织开展多元化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宣传美丽山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媒体、绿色公益组织、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机构的积极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的资源理念,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资源综合利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为全面利用资源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资源的利用。

(二)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各市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煤炭开发项目必须包括煤矸石综合利用和治理方案,未提供综合利用方案的煤炭开发项目不得审批。建设和扩建燃煤电厂,要提出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方案,明确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方法。冶金企业要通过自我消化和社会消化,促进冶炼渣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企业设置临时固体废物堆场(库)的,原则上按贮存量不超过3年设计占地规模,场(库)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应当符合有关要求, 禁止建造永久性垃圾场(仓库)。工业固体废物输出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利用措施,吸收煤矸石、粉煤灰等历史固体废物。

(三)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政府资金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类政府资金,采取直接奖励或补贴措施,支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或者新项目、科技开发项目等。优化布局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新建电厂、洗煤、金属冶炼等固定资产项目,应当储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配套项目建设用地,新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选址应当优先考虑固体废物堆场或排放源,实现现场固体废物消费化。 减少运输装卸污染。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入园,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开发区)应当针对园区固体废物排放情况,在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对固体废物排放量大、规划建设不同步的集聚区,不批准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

(四)加大营销应用力度。以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为原料制成的新型建材是我省吸收工业固体废物的重要途径。在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中,大力推广利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新型建材产品,同时注重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研发,提高固体废物消耗量和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实施绿色建材星级评价,建立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培育一批绿色建材示范产品和示范企业。资源化产品综合利用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市政项目要优先采购工业固体废物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