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水环境水生态治理难题这个省会城市很有一套

近日,记者走进雨后的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赣昌水产码头,下午时段虽不是水产批发高峰时段,但运送水产的大货车还是络绎不绝地进出。记者得知,这一辆辆运鱼车上流下的废水已不再直排赣江,而是经收集处理后沿着地下管道流入市政排污管网,最后进入青山湖污水处理厂。

“进入南昌市的活鱼几乎都从这个市场批发出去,解决好了运鱼车废水收集处理问题,既保护了赣江水质,也相应解决了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东湖大队负责人熊文强告诉记者。

地处鄱阳湖西南岸的南昌市,水域面积超过22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近30%,区域内河渠纵横、湖泊众多。近年来,为增进民生福祉,南昌市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做足做大水文章,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

助企纾困保民生

始建于2003年的赣昌水产码头,是南昌市鲜鱼集中销售批发集散市场,主要保障全市农贸市场鲜鱼供应需求。以前运输鲜鱼的大量废水,经3个小型集水池收集、沉淀、过滤后,分3个排口排入赣江南支。

 

在赣昌水产码头,大货车正在往收集池排放养鱼废水。中环报通讯员颜志高摄

 

2021年6月,水产码头投资60万元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改造,拆除了3个入江排口,重新设置了一个容量较大的污水收集池和污水引流沟渠,但由于每天运鱼车辆变化较大,养鱼废水日排水量难以准确估算,污水处理设施试运行期间就存在高峰时段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水产码头虽然每月投入两万余元对养鱼废水进行处理,但超标废水排入赣江的风险仍然存在。

“我们积极与市政等部门沟通协调,2022年6月,水产码头投资15万元,埋设了130米地下管道,横穿沿江北大道,把污水收集池内的污水接入市政排污管网,最终进入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了水产码头养鱼废水排入赣江南支的问题。”熊文强介绍说。

水产码头工程部经理姜少华表示,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积极为企业想办法,多方协调沟通,帮助企业解决了废水直排赣江的大难题,同时,还为企业每年节省了2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运行费用。

“当前,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执法部门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仅要严格执法,还要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排污技术难题,杜绝违法排污行为。”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案审科科长徐叶欣说。

急企业所急,帮扶赣昌水产码头纾困解难,这是南昌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服务、保障、支撑作用,以高水平保护、高效益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治理污染解民忧

前湖水系是南昌“一江十河串百湖”水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谷滩红角洲片区水体景观的主要内容,总汇水面积达61.8平方公里。

 

经过整治的前湖绿树环绕,景色宜人。中环报通讯员颜志高摄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前湖水系及周边区域常住人口不断增多,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前湖水系,同时,前湖上游河渠植被破坏、岸坡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水质泛黄、发黑,导致前湖水体水质恶化,一度成为周边居民的烦心事。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政府的揪心事。为提升前湖水系水环境质量,南昌市扎实推进前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

“这两年我们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手段,加大前湖水系整治力度,消除了蓝藻暴发、水体浑浊异味等问题,前湖上下游水质都有了明显改善。” 南昌市红谷滩区执法局工作人员张文福说。

虽然刚刚下了雨,但是记者看到湖面上几乎没有漂浮物。湖岸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张文福介绍说,湖面上每天都有船只打捞垃圾。执法人员每天都会对周边在建工地和重点排水户进行重点监管巡查,严厉打击违规排水排污行为,及时消除黄泥水排入水渠问题。2023年至今,已对违规排放污水的排水户处罚17.5万元。

“通过综合治理,前湖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前湖水体逐渐变清、水质逐渐变好、岸线逐步变美,每到双休日来这里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南昌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吴勇明说。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前湖水系治理成果,让前湖水系的“颜值”有了较大的提升,为南昌市民新增了一处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修复生态助民乐

南昌市在治理水环境的同时,还注重保护水生态。位于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区的艾溪湖,两岸水网密布,尤其东岸生物物种丰富,是赣江口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河口湿地。

南昌市高新生态环境局局长黄禄星指着艾溪湖东岸的森林湿地公园介绍说:“这里原本规划为建设用地,地块很值钱,但为了保留湿地生态功能,高新区管委会毅然决定结合艾溪湖4.6平方公里的水面打造了森林湿地公园,为南昌城东留下了一块净土。”

 

清晨的艾溪湖,湖面像一面镜子。中环报通讯员颜志高摄

 

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是高新区高标准建设的湿地生态景观,它的存在有效地净化了艾溪湖的水质,并为鸟类等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与之相邻的鱼尾洲公园,建设前曾是一片荒芜的鱼塘和粉煤灰堆弃场地,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周边居民避之不及。

“2018年高新区管委会启动了鱼尾洲公园建设,主要包括水底清淤、粉煤灰治理、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水质净化处理、绿化、道路及栈道工程等,让水塘里的水‘活’起来,变成流动的水。” 高新区局工作人员杨毅介绍说。

经过3年的建设,2021年5月,鱼尾洲公园建成对外开放,是一个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于一体的“海绵公园”。

由于鱼尾洲公园位于艾溪湖至赣江南支的重要生态节点上,所以生态修复与空间重塑贯穿于建设始终,整个公园不仅建成一个“水生植物王国”,更承担起自然生态净化的作用。

在一处围墙前,杨毅指着水中说:“艾溪湖水从这里通过过路涵管排入鱼尾洲公园,经过沉淀区、植物净化区、深浅净化塘区、稳定区四个区域强力净化,每天能把4万多吨Ⅳ类艾溪湖来水净化为Ⅲ类水,最终通过明山一渠进入赣江。”雨洪时期,鱼尾洲公园还可以有效调蓄艾溪湖及周边部分雨水径流,最高蓄水量可达82万立方米,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杨毅介绍说,除了调蓄雨洪、水质净化功能,生态修复功能也是鱼尾洲公园的一大特色。公园通过栽植挺水、浮水、沉水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营造鱼类、虾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稳定共存的环境,形成水下生态森林;同时在水域内打造了水上森林池衫岛链和滩涂地景观风貌,营造鸟类栖息觅食地,实现了湿地治理、恢复和保护等多种生态的良性循环,加强了生物多样性的治理和保护。

如今,这里已成为人们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的好地方,节假日来这里娱乐休闲的市民川流不息。

城在水中,湖在城中,人在景中,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在南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