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生态修复的好经文不可误读

生态修复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弥补生态债务的重要制度安排。 得益于此,不少曾经满目疮痍的地方重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有的还成为“网红”景点,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但个别地方误读了生态经书,打着“生态修复”的旗号破坏生态。 出现了“生态修复”愈演愈烈、旧债不还、新债又添的乱象。

近年来,多地出现了变相开采、盗窃矿产资源的“生态修复”现象。 不法分子以环境治理、平整土地、水体治理、减坡降险为名,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河道生态疏浚、建筑垃圾生态清除等工程,边修复边破坏,做小事。修理造成重大损坏,或者只毁而不修。 ,令人震惊。

一些矿业公司为了掩人耳目,对外标榜生态修复和治理典范,暗地里却在修复和开采之间灵活切换,搞形式主义; 一些企业不具备生态修复资质,非法承包生态修复工程牟利,借机盗取矿产品; 一些地方将所谓的“生态修复”项目拆散,试图逃避监管。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现“绿色转身”/牟宇 摄

“生态修复”乱象的背后,既有不法分子的投机取巧和他人欺骗,也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堆积、负担加重的关键时期。 生态修复好书不能读错。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生态空间。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必须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全方位、全流程监管。 要尽快建立完整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体系,落实主体责任。 要加强业主、开发商乃至监管部门的统一监管,修前有计划。 ,修时有监督,修后有验收。 生态修复中的形式主义行为要及时举报、曝光; 以生态修复为名非法采矿、毁坏耕地的,必须移交执法部门查处。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要不断探索创新,构建密集的智慧监管网络。 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双双发文,要求各地充分利用遥感、测绘、地质调查等技术手段,对生态修复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监督管理项目。 特别是重点围绕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充分利用卫星资源、航空有人和无人机、地面固定和移动巡逻监测等手段,构建“天地一体”的“基础”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增强主动发现问题、赋能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

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还必须用辩证思维。 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坚持系统科学治理,处理好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综合运用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方式,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分地区、分类别施策。 我们必须避免过度依赖甚至滥用人工修复。 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和“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的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资源并重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重点整治与综合修复相结合。 坚持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相统一,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的外部压力,同时激发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正视一些地方生态修复负担重、压力大、成本高的现实问题。 “谁开发、边开采边修”政策实施以来,新矿山恢复基本能够实现“供需平衡”。 相比之下,历史矿山修复的资金缺口较大。 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资金投入、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综合施策,提供好政策工具箱,鼓励地方政府科学合理制定生态修复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