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治霾经验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搬迁重工业

芬兰位于北欧,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北极圈内。 一直以清新的空气和清澈的湖水而闻名。 如此安静的地方,就人口而言,比中国的大城市还小,比云南省的面积还要小。 怎样才能知道如何治理雾霾呢?

这是去年6月中芬两国启动“美丽北京”项目后记者心中的疑问。 根据项目计划,中芬两国技术专家将举办多轮研讨会,借助芬兰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清洁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探讨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方法。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一有机会就试图寻找答案。 幸运的是,大多数芬兰专家都很直率,会回答每一个问题。

芬兰清洁技术理事会中国办公室主任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司徒宁”。 他是一位多年从事节能减排工作的老专家。 他在芬兰设计、评估和审查了数十个工业项目。

司徒宁告诉记者,芬兰与中国中北部地区有几个相似之处:冬季气候寒冷,取暖能耗较大; 能源供应紧缺,需要进口能源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提高能效比:两者都有造纸、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

事实证明,芬兰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那么为什么芬兰的空气污染这么少呢? 司徒宁告诉记者,芬兰人口密度低,环境承载力保持良好。 然而,与许多工业化国家一样,芬兰也经历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从重度污染变成最宜居的地方

在谈到芬兰污染控制的历史时,接受采访的专家最喜欢的例子之一就是坦佩雷。

坦佩雷位于首都赫尔辛基以北约200公里处,是芬兰第三大城市,也是重工业中心。 1870年代以来,坦佩雷造纸等工业蓬勃发展,沿河聚集大量工厂,成为芬兰重要的工业中心,被誉为欧洲的“北方曼彻斯特”。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坦佩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坦佩雷市环保主任哈里·韦尔伯格告诉记者,过去坦佩雷居民主要依靠燃烧木材取暖,工厂使用重油作为燃料,导致空气质量较差,硫含量和颗粒物浓度较高。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坦佩雷政府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因此从制度、立法和技术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实行环保许可制度,工厂必须达到排放标准才可以开工。 由于各行业排放情况不同,这份环保标准并不是统一文件,而是督察人员与各企业技术人员反复协商,并征求厂区附近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通过研究开发。 因此,每个企业所遵守的许可证都是独一无二的、量身定制的。 每7至10年,该标准就会提高一次。

其次,工厂放弃重油,全部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 住宅房屋不再分散各户烧柴火,而是纳入集中供暖系统。 一些无法纳入区域供暖的偏远农村地区使用泥炭作为燃料。 虽然泥炭不是清洁能源,但其硫排放量非常低。

该发电厂采用热电联产技术来产生热量和电力。 电力产生后进入国家电网,向周边居民提供热能。 热电联产大大提高了能源效率。

此外,坦佩雷还研究了城市和交通规划。 例如,在城市主要街道下方、火车站入口附近建设大型地下停车场,鼓励人们步行到街上等。 坦佩雷市和经济发展部长Joki Laejo告诉记者,汽车在地面停车时需要来回寻找停车位,这可能会使废气排放量增加一倍; 该装置可以尽可能保证地面空气新鲜。

坦佩雷官员也承认,随着工业化进程进入后期,重工业企业逐渐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甚至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 这也是老工业中心环境恢复的原因。 记者在坦佩雷市中心采访时,确实看到一些老厂房空无一人,不少烟囱不再冒烟。

经过半个世纪的治理,坦佩雷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根本改善。 韦伯格说,如今空气中已检测不到硫磺。 在监测空气质量时,甚至可以取消该参数的监测。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也大大降低。 每年PM10值超过50的天数仅有10天左右——本世纪迄今为止最糟糕的一年(2010年)也只有17天,远低于欧盟设定的35天红线。

如今,坦佩雷已从一座工业城市转变为一座工业、商业和旅游业同步发展的城市。 在2010年的一次城市形象评价中,坦佩雷被芬兰人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和狗山乐园均落户于此。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采用

事实上,芬兰很多大城市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都经历过与坦佩雷类似的情况。 芬兰清洁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赫恩伯格女士表示,几十年前,芬兰大城市的地面和墙壁上的积雪会在几个小时内变成暗灰色,但现在可以一直保持白色。

赫恩伯格认为,空气质量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工厂废气排放过滤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城市居民逐渐放弃化石能源,越来越多地使用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 如今,除了天然气和核能外,芬兰还广泛利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这也是芬兰保证空气质量的“绝招”。

芬兰于韦斯屈莱地区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典型地区。 于韦斯屈莱位于芬兰中南部,周围环绕着森林和湖泊。 这里的居民有着使用生物燃料的悠久传统。

早期使用木柴,后来逐渐使用泥炭和沼气。

在于韦斯屈莱郊区的一个农场,农民老卡尔马里的儿子小卡尔马里向记者介绍了他利用沼气发电的经验。 小卡尔马里(Kalmari Jr.)40多岁,大专毕业,英语流利。 父子俩拥有约 40 公顷农田、25 头牛和一些林地。 卡尔马里农场还有另一个产业——沼气能源站。 记者看到,沼气站位于牛棚外。 占地面积不大,但技术含量很高。 这套成套设备包括:两个沼气池、一个沼气加气站以及一个配备40千瓦发电机和热力锅炉的中央控制室。

Kalmari Jr.表示,转化后,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和供暖,足够农场使用。 有时会节省一点电并出售给政府电网。

最重要的是,沼气经过再处理后送入加气站,为汽车加气。 他们的加油站现在每天有10到20辆车来加油,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卡尔马里父子的沼气池建于15年前。 那时,只是为自己生产电力和热能。 现在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已经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设计和建造沼气站,并提供检测沼气能量等配套服务。 目前,该公司已在芬兰建设了11座沼气站,并开始向中国、英国和爱沙尼亚出口技术。

谈到中国的雾霾,小卡尔马里表示,中国或许可以推广沼气动力汽车。 沼气动力汽车在欧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他拿出一本广告宣传册,给我算了一笔账:以大众品牌相应规格的汽油动力和沼气动力汽车为例,汽油车每行驶100公里就需要加油一次。 费用为11.2英镑(1英镑约合10.1元人民币),给一辆沼气车加油仅需6.9英镑。 不仅省钱,还减少了废气排放。

【小文件】

主要污染物:硫化物、颗粒物

污染原因:重工业、燃煤

治理时间:半个世纪

治理措施:环境许可制度、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技术、完善城市交通规划、重工业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