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加强环境管理

公司不断完善环境管理顶层设计,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领导小组,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自查,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和治理。绿色发展。 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故。

公司持续加强环保领域风险管控,开展节能环保技改专项检查; 召开生态环境保护风险整改推进会,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等专项环境风险整改。

扎实推进长江、黄河流域重点电厂、煤场、灰场废水治理。

39个水电站完成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流量监测联网。

丽地、黄登等5个水电项目已全部完成环保节水验收。

调整能源结构

公司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坚持以低碳清洁能源为主攻方向。 累计装机占比38.12%,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 公司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打造新能源、核电、水电三大支撑。 “两条路线”、“两个现代化”战略已进入收获期。

“北线”: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绿色综合能源基地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已启动,大型基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东线”:海上风电基地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一体化的全流程模式已初步形成。

2021年,公司新能源产业利润同比增长88%,度电利润、度电利润两项指标在同类公司对标中排名第一。 新能源累计年发电量同比增长37%; 新能源项目开工和并网规模“双超千个”,连续两年创历史最佳水平。

节省资源和能源

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供热改造、节能诊断、优化运行、技术进步等手段,公司完成供电煤耗294.04克/千瓦时,同比下降1.30克/千瓦时; 厂用电完成率3.69%,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强化对标 在机组培育方面,共有86台火电机组在CEC机组竞赛中获奖,获奖数量领先行业。

建设循环经济

公司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提高工业“三废”和余热余能的利用率,开创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公司以“做城市垃圾终结者”为目标,加大污泥、生物质及多种固废耦合发电项目投资,在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投资建设12个耦合发电项目和其他地方。 处理能力3790吨,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困境,为“零垃圾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开展清洁生产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公司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公司加强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测平台建设,完成废水污染物在线监测平台建设; 编制《服务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实现流域电厂废水处理全覆盖,重点区域电厂95%建成煤场关闭并重新装修。

公司认真做好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业绩始终保持行业领先表现。 超低排放机组占比9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底,公司火电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绩效分别为0.070克/千瓦时、0.137克/千瓦时、0.009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78%分别为 %、1.44% 和 10%。 2016年,分别下降了63%、39%和74%。

帮助实现碳中和

公司持续加强碳中和工作顶层建设,成立华能碳中和研究院,开展碳中和战略方向、演化规律、技术创新等基础研究。 是电力行业央企中首家碳中和研究院。 公司积极开展“双碳”路径研究,参与中国工程院、国资委重大咨询项目和研究课题,完成两项技术标准制定。 2021年,公司“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型电力集团碳资产管理平台”荣获电力行业两化融合优秀创新解决方案。

公司推出全国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满足了火电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盘活碳资产探索新途径; 积极适应“双碳”目标下电力市场一体化发展,设立绿证和碳交易办公室。 实现绿色证书和碳交易统筹管理,节省配额资源200万吨以上。 2021年,公司100多家火电企业提前14天完成碳交易履约,销售碳配额524万吨,碳资产管理成效显着。

提高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

公司在项目建设中坚持综合考虑发电、防洪、水土保持、养殖、旅游开发等要求,落实项目建设环保措施,努力保护周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项目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推行绿色办公

公司通过一系列绿色办公措施,引导员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增强环保意识。

严格控制空调温度,推广使用节能电器。

规范公务用车使用,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购置和车辆油耗。

按需采购和接收办公耗材、更换旧墨盒、进行双面打印。

大幅精简会议简报,全面推广视频会议,减少出差能源消耗。

推进信息化、无纸化办公,通过建立内部局域网,减少打印纸张。

传播环保理念

公司加强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和落实,培养员工生态保护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和环保知识培训,构建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沟通平台,更好地回应利益相关者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