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场地修复项目的实施是减少场地污染和风险的最关键环节,也是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行业发展的障碍的基础上,阐述了推进修复项目专业化、标准化的紧迫形势和意义。 提出了风险沟通、统筹规划、提高修复专业水平和修复效果弹性、推进标准化施工作业、推动绿色可持续场地修复项目示范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现场修复; 土壤修复; 施工组织; 管理经验
我国遗址修复项目实施急需规范管理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很快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1]。 但我国遗址修复工程的专业化、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仍有待加强,这对遗址修复工程的技术优化控制和产业创新推广形成了制约。现场修复施工链接。 由于国内环境修复行业普遍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有丰富土壤修复工地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土壤修复项目的组织实施大多存在前期准备规划设计不足、缺乏中期建设灵活,后期验收方向不明确。 。 导致不少修复工程质量控制环节薄弱,工期延误,建设成本增加。 这些场地修复施工造成的二次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修复前的情况相当。修复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做好场地修复工程的管理、监控和自控工作,是促进场地修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工作,是场地修复工作最薄弱的领域。技术力量较弱,管理专业性相对欠缺。
加强场地修复行业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场地修复施工的组织管理,是达到土壤修复预期效果、增加土壤修复综合效益、提高我国土壤修复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抓手。 将施工一线探索出的最佳修复技术应用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可以反过来强化和优化土壤环境管理模式,完善修复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实现颠覆性修复。修复技术创新开发与应用推广。 总的来看,无论是加强修复建设二次污染防治的实际需要,还是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都迫切需要加强土壤修复建设的组织管理和管理。现阶段专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2]。
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是环境修复产业升级的支柱和重要基石。 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污染场地修复和建设。 是污染场地管理中减少场地污染物通量、降低环境风险的最重要手段。 也是场地环境管理各方面对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干扰和控制对象。 通过国内外修复施工管理实际案例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当前修复施工行业在技术能力、职业健康防护、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意识、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投资和行业标准要求。 加强修复行业的管理和修复施工人员的技术、安全培训,提高土壤修复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是保证修复行业发展壮大、促进土壤修复施工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保障。行业。
专业工程技术装备的推广是促进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目前,国内修复工程专业技术设备的实际应用效率并不高。 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基础设施渣土设备、传统水文地质设备、建筑岩土设备、农业生产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针对性、专用性和适用性不强,存在资源浪费、能耗高、修复效果难以稳定等缺陷。 专业土壤修复设备的推广应用受到环境监管部门监管不严、环境产业政策监管力度不够、场地修复效果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专业设备优势不明显,施工单价较高。 ,难以适应行业竞争并在市场上立足。 但使用非专业的修复设备可能难以达到稳定的修复效果,导致二次污染治理和职业健康暴露问题突出。 因此,专业设备的普及和使用是修复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完善和规范遗址修复专业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是提升修复建设能力、确保修复建设成效的核心内容。 我国环保产业高端修复机械装备向国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污染治理和绿色低碳修复是创新修复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 场地修复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在较短的建设周期内,通过工程措施,集中处置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污染。 由于大多数污染场地往往含有危险化学品等造成环境污染风险的物质,因此修复过程中二次环境影响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控制非常重要。 新一代场地修复技术和工程实施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场地污染特征、水文特征、健康危害以及未来土地再开发利用方式等,在精准调查、精准监测的基础上构建绿色修复技术和工程应用。评估和精确修复。 ,从而成为污染场地修复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绿色可持续修复是以修复活动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新理念为基础,从而减少修复活动的能源、物耗或二次污染排放,并采用创新的原位修复技术,彻底去除污染物为基础的修复技术。核心目标。 必将深刻影响遗址修复管理的顶层设计、政策法规和技术手段选择。
优化整个遗址修复过程的实施决策流程是实现遗址修复有效性的基本保证。 修复项目的对象包括废弃化学品、危险废物、建筑垃圾和剩余工业设备、地表和地下储罐和管道、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各种不同程度污染的环境介质。 如何在传统经济效益驱动和修复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现有修复技术和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综合决策,将污染场地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减轻未利用绿地萎缩的压力分析 在此基础上,减少修复活动的负面影响,获得额外的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益,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修复项目的可持续性受到各方关注。
施工组织与场地恢复实施的重点内容
基于现阶段场地修复的施工现状和存在问题,加强我国土壤修复施工管理,首先应规范场地施工管理和人员防护,降低施工人员职业暴露水平,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补救活动各个方面对健康的影响; 二是规范现场施工管理和人员防护。 一、要制定各类场地修复技术装备标准,规范施工程序,确保场地修复效果长期稳定达到预期目标;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积极寻求管理、技术等推广手段,减少修复过程的二次环境影响,降低整个修复过程的能源、物耗,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绿色和可持续修复项目的经验。 现阶段,进一步提高场地修复施工的专业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十分迫切。 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推广专业设备应用,做好修复工程总体规划,抓住修复工程核心环节,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加快制定修复工程方案。项目。 技术标准是推动遗址修复工程发展、促进修复产业提升的重要保障。 做好以下七个关键环节,是修复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保障。
首先,提前协调各方,构建相互信任的风险沟通机制是重要前提。 鉴于场地修复涉及相关方较多的情况,为避免后期修复工程出现停滞和分歧,需要从场地勘察、修复目标、施工组织的技术路线等方面着手、做足功课,统筹兼顾,发现风险点、隐患点。 ,找出未来工期可能出现障碍或延误的关键症结,积极准备对策,畅通沟通渠道,形成多元高效的多方沟通和信息公开报告机制。
其次,详细的总体建设规划和修复技术路线的统筹安排是基本保障。 遗址修复工程涉及技术、经济、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 做好场地修复工作,需要与土地业主、监管部门、咨询机构、施工分包、药品供应、设备租赁、供水供电、安保等方面进行沟通。 协调。 提前做好修复建设的系统规划非常重要。 根据场地布局、周边敏感点、交通条件、人员物流部署等实际情况制定布局方案非常重要。
三是抓住项目推进关键环节,有效化解潜在障碍,提高修复灵活性。 在修复施工的关键环节,如大规模引入孔注入、热脱附连续加热阶段、土壤淋洗终端脱水和压滤机控制等,需要提供外部能源供应、公众风险沟通、进展情况等。备案审批、技术优化调整等全面抓好。 特别是要控制浸出系统在非正常工况下的稳定运行,有效抑制喷射反浆现象,热脱附终端废气达标处理,确保修复效果的稳定达标,有效减缓修复施工。 反抗。
四是选择专业领域的设备和材料,确保质量控制,提高修复工程的专业水平。 根据修复技术路线,合理确定修复设备和材料的最佳组合,对于提高修复效果至关重要。 各类修复工程设备的型号、动力和施工条件尤其受土壤湿度、粘度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大多数场地修复工地没有固定的工业仓库,需要综合考虑防雨、防洪、化学防护、避光等,以保证修复化学品的活性和安全性。
五是通过倾听和测试积极探索和优化,根据站点特点积累和凝练解决方案。 一般大型修复场地都会配备项目经理和采购、技术、安全环保、质量控制、后勤保障等人员。 由于大部分专业修复技术设备掌握在不同类型的公司和分包商手中,技术的联合应用和实施优化需要多方协同推进、有效沟通、反复试验和协调。 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场地特点,不断探索和优化修复施工组织方案和实施经验。
六是及时交流协商总结报告,确保修复工程实施效果和顺利验收。 现场需要修复的污染量和范围很可能是由于前期调查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 修复施工过程中需要调整处理量和修复量。 另外,修复施工往往持续数年,在长期的治理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导致修复后污染土壤的性质发生变化。 因大雨、干旱、降温等因素,修复周期可能会延长。 因此,及时与修复投资方、监管部门、开发商、分包商等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沟通项目进展情况,明确调整内容和依据,落实多方协调,非常重要。落实修复各环节当事人责任,确保验收顺利通过。
七是加快制定工程技术标准,实现修复成果和监督标准与国际接轨。 严格落实场地修复技术建议和准入机制。 在力争场地修复效果稳定达标的同时,还要确保修复的次生影响可控,减少修复作业的能源、物耗。 除了需要监管部门对整个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外,还需要修复建设机构的全流程标准化实施和内部质量控制,以及修复咨询机构的精准评估和量化模拟。 尽快制定我国场地修复工程技术标准和配套手册,规范当前传统修复技术,创新原位、生物、绿色、高效修复技术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