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与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25.6-2019)(以下简称《技术导则》)由生态环境部发布实施。 这是生态环境部40天内下达的第七个环境整治项目。 相关标准。
《技术导则》由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水生态环境司、法规标准司组织指导,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所为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北京环境保护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开展南方科技大学.
《技术导则》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污染地块环境监督管理,提高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污染地块的控制。 ,对于保障地下水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导则》是我国污染土地环境保护系列标准之一。 它规定了地下水修复和污染土地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地下水修复和污染土地风险管控的技术解决方案。 配方制定、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运行与监测、效果评价及后环境监管。
在制定本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污染地环境管理相关标准的使用情况,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并结合结合国内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工程实践,明确了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此前,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陆地土壤和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等六项国家环保标准。 分别是《小区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指南》(HJ 1019-2019)、《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石油烃(C6-C9)》(HJ 1020 -2019) )、《土壤和沉积物中石油烃(C10-C40)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HJ 1021-2019)、《土壤和沉积物中苯氧羧酸类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HJ 1022-2019) 2019),《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47种农药》(HJ 1023-2019),《土壤和沉积物中铜、锌、铅、镍、铬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HJ 491-2019)。
这六项标准将于2019年9月1日起实施。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查询。 自上述标准实施之日起,《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全铬》(HJ 491-2009)废止;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和《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实施期间停止实施。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